新闻中心

山东博物馆杨爱国研究馆员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汉代画像石上的礼仪制度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2021-04-27 15:04:06   394 阅读

2021年4月23日晚19:00-21:00,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主办、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267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寓礼于图:汉代画像石上的礼仪制度”,山东博物馆杨爱国研究员主讲,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李雪梅教授主持,我校数十位师生现场参与。



讲座伊始,杨爱国师对汉代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具体分类做了总体性的介绍,并就各区画像石的特点做了说明,以揭示汉画像石分布的地域特色。有了相应的铺垫后,杨老师开始展示自己的研究路径:与其他学者多从道家观念出发(强调成仙与升天)相比,自己更多从儒家的现实角度进行解读,重视从传世文献中把握线索,将之与汉画像石相对照,同时对画像石本身的空间意义加以关注。就本次讲座主题而言,杨老师的灵感源于北京石景山出土的东汉秦使君阙上的“乌还哺母”题记,其礼制色彩明显。在此基础上,杨老师进行拓展,分别就养老礼、大夫礼、君臣尊卑之礼、丧葬礼等与礼制相关的部分展开介绍,如汉画像石中老者的“鸠杖”、孔子见老子时所执的“礼物”、相应身份之人出行所乘的“大王车”、周公以君臣之礼事成王等众多礼制意象,并将其与传世文献对读,同时注重地域分布和时间演变的因素,揭示画像石本身的空间意义。杨老师认为,汉画像石作为宝贵的研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中下层人民真实的思想观念,有相应的现实诉求,不应仅仅被解读为升仙等较为缥缈、虚幻的主题。在方法论部分,杨老师关注图像解释限度的问题,汉画像石的解读确实有相应的难度,诸家也有明显分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应的原则,如应注意不可对图像独立解读,而应相互参照;在具体的解释方面应注意限度,不要轻易下结论。既要学会用图像证史,又要小心以图证史的陷阱。

李雪梅表示,以往我们孤立地看图像,难解其中大意,更无法谈起图与图之间的联系。今天杨老师的讲座启示我们,研究画像石要学会从地域分布、时间维度等不同层面来把握,才能读懂其中的妙处。这种时空意识对我们以后访碑、观展、研讨等活动大有裨益。在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中,我们也应多运用汉画像石这类生动形象的材料,直观呈现给受众。另外,从研究视角来看,既往的汉代画像石研究偏重于美术史角度,而以法律视角研究画像石则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我们法律史学者也可参与其中。

在互动环节,师生积极与杨爱国老师交流,提出诸如以下的问题:“行刑图”中的戴冠受刑之人,是否可能与晁错“朝服东市”的典故有关?随着东汉时期祭祀方式的变化,画像石图像史料是否如石刻文献中的文字材料,存在功能上的变化?汉至北魏的伏羲女娲画像石与唐代新疆阿斯塔那伏羲女娲绢画形象有所不同,如何看待这种转变?以东汉《景云碑》为代表的“妇人启门图”给人深刻印象,辽金时期仍然可见这种形象,如何对其进行解读?杨老师一一给予详细解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现场师生与杨老师合影留念。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