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2020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数”评价结果,中国得分为42分,与阿根廷、科威特、巴林等并列第78位,居于中等偏上位置。“透明国际”中国会员组织理事、我校教授袁柏顺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分析“清廉印象指数”评价结果。
袁柏顺说,“清廉印象指数”近年来是基于世界经济论坛等12个专业调查机构的13个数据源进行汇总,按照简单平均法来计算的,对全球约180个国家/地区的公共部门腐败程度进行评分和排名。“清廉印象指数”要算出最后得分,需经过选择数据源、将数据源标准化到0-100的范围、计算平均值和报告不确定性的度量等步骤。具体数据源包括“民主项目”(由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发布)、“世界竞争力报告”(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贝塔斯曼转型指数”(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发布)等。
近年来,中国的得分和排名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此次“透明国际”发布的有关分析报告中,中国反腐败工作得到的公众评价整体处于较好水平。8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反腐败方面成效显著,83%认为本国反腐败机构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参评国家和地区之中名列前茅。,但由于“透明国际”人员构成、价值理念、运作资金以及指数的数据来源均有浓厚的西方背景,该项评价仍不能客观反映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
袁柏顺说,“透明国际”开发了多项评测指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评测的“清廉印象指数”无疑是当中较具影响力的一项,但外界对它的批评很多且一直存在,其客观公正性广为国际社会所诟病。
袁柏顺说,“清廉印象指数”从数据源到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在国际上都存在争议。比如该指数多个数据源中,调查群体为企业高管、专家等精英群体,而不是普通民众,多为外部调查而非受评测国家民众的感知;计算方法上将数据源简单平均导致评价结果的系统误差,等等。而且,还有更多涉及腐败是否可以被量化评价等更具理论性的问题。
袁柏顺说,中国排名上升趋势从最直接的、技术层面原因来看,在于指数来源数据的变化,2020年“清廉印象指数”涉及中国的8个数据源中,有3个来源报告对中国的评分较上年有所提升。但从最终的原因来说,当然主要是中国在腐败治理、营商环境方面的改善以及全球竞争力上升的结果。虽然‘清廉印象指数’并不直接、即时反映反腐败成效,但从长期来看,反腐败的成效终究会间接体现在对该国或地区公共部门腐败程度的感知上。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