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的背后不只是痛苦,也隐藏着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或许将会改变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也会带来思想上的改变。
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隐藏着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循着这样的逻辑,我们时常可以发现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曾经许多的“不曾想到”和“根深蒂固”在这场疫情面前变得松动和可能。疫情之后,变革在即。
思政课堂——并非空洞乏味
近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开课,据统计,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西安交大“战‘疫’成长课”也进行了线上直播,陶文铨院士、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分别围绕战“疫”中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教育成长进行直播授课,圈粉无数。据悉,由于广大网友反响太过热烈,导致网站不得不关闭“弹幕”功能。网友们直呼原来思政课也可以这么“燃”,这么“有滋有味”,思政课成了“网红课”。
在抗击疫情中,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力度,全国一盘棋、精准施策、分区管理的政策安排,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崇高人格,人民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等成为了思政课教学的活“教材”。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话放在此次思政课教学上,或许尤为恰当。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温暖的事情赢得学生,以有血有肉的真理感召学生。这样的思政课,学生爱听了,而且真正听到心里去了。有意义又有意思,这就是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科学研究——并非无的放矢
疫情防控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检。疫情防控中“硬核”闯入人们视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领域,公共卫生管理、社会治理、劳动关系、劳动法等人文社科领域,灾害防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等文理交叉领域,都到了要更加重视的时候了。
因此,学校要未雨绸缪,坚守“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的初心,不盲目追“热门”,不赶时髦,坚守特色优势专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引领教师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好“卡脖子”科技难题,以一流的学术和智库成果供给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对涉及民生领域、公益事业的学科专业出台倾斜政策予以支持。不能只为大学排名、学科排名、“帽子”人才数量、重要学术奖项、SCI等功利性目标,就单一性地制定绩效考核目标,“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科和学者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要鼓励专家、学者持守“坐冷板凳”精神,应景的只能是应付,浮躁的只能是肤浅。只有潜身才能潜深,才能探究深邃的真理,为国家、民族、世界和人类作出学术贡献。
教育手段——并非千篇一律
疫情当前,在学生不能返校、不能聚集的情况下,学校近两万名师生相聚“云课堂”,本科教学上线课程1955门次,达到应开课门次的99%以上;研究生教学上线课程511门次,达到应开课门次的89%以上。“云课堂”成为师生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新阵地。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纷纷利用弹幕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教学效果比课堂教学还好。华丽变身为“男女主播”的老师们也是感概良多,“如果把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会带来一场新的教学模式变革。” “线上教学倒逼教师思考教学方法改革,对整个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规划。教师既要做好‘主播’,又要当好‘导演’。”等等。形式多样的“云课堂”以其打破时空限制、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评价快捷,以及个性化多样化教学模式等优点,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在线教学是一场深刻变革,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慢不得、等不起,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为动力,推进高等教育技术手段变革再深入、再提速,不断拓展在线教学规模与深度。
文明建设——并非无关痛痒
每一次重大传染病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生活习俗,对于易感人群集中的学校更是如此,但从恐惧地、被动地接受防控措施到镇定地、积极地改进卫生习惯和习得健康行为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疫情过后,学校更要肩负起联防联控的重任,继续以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以防控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升师生文明素养、重视师生健身、形成环保共识、完善文明校园、卫生校园、安全校园建设工作等,都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今年是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的关键之年、冲刺之年。学校三年创建,强势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从硬件到软件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离文明自觉仍有不少差距。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一切疫情的“天敌”。因此,我们要更加积极推进和落实《西安交通大学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二十条》《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卫生校园——致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倡议书》等,使文明习惯和健康生活要求,更加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每个人的行为自觉。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