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食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善言辞,默默无闻,却用自己最真挚朴实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夜以继日,不辞劳苦,费尽心思变着花样为同学们做好一日三餐、一粥一饭;他们无所畏惧、风雨无阻,每天奔波在寂静的校园,及时将饭菜打包送到同学们手上;他们用心用情用力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让关爱通过小小的饭盒在校园延续传递……
他们就是武汉大学民族食堂的清真师傅们。
疫情期间,民族食堂克服人员紧缺、食材紧缺、品种不全等困难,坚守饮食健康安全防线,让师生吃得安心、放心、舒心。
用真情坚守,确保第一时间送餐到门。阿布拉是一名来自新疆喀什巴楚县的维族员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为了保证留在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和其他13名清真员工选择了留下。
受疫情影响,食堂师傅非常紧缺,他们除了承担四个校区的清真餐饮保障任务,还负责配送网格员和教职工志愿者的一日三餐,常常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8点。饭菜做熟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将饭菜打包好,送到同学和各卡点志愿者手中。这样的工作强度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有的师傅忙起来经常错过饭点。
让师生吃得安全放心是食堂的首要责任。疫情期间,民族食堂第一时间启动更加严格的防疫工作机制,在食堂防疫工作的关键环节,快速实施开伙食堂“七项落实”:环境消毒、场所通风、员工健康晨检、原材料安全索证、送货人员健康检查、进餐人员体温检测、员工个人防护等七项工作措施。员工每天备餐前测量体温、佩戴好口罩;送餐后对操作间、大厅及使用餐具、用具等进行两次严格消毒。厨具一天三次高温消毒,就连一个包装盒、一双方便筷,也要逐一认真检查,确保每个环节安全放心。
“食堂送来的饭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感觉最近胃口大开,好想再来一份啊!”不少师生如是说。尽一切努力让师生和一线工作人员吃上放心餐、营养餐、热乎餐,是阿布拉和他的同伴们的最大心愿,听到师生这样的反应,阿布拉心里感到很满足。
在各方物资供应有限,物资不足、品种不全,特别是肉类紧缺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利用现有食材,想尽一切办法让师生们吃上营养健康餐。为防止菜品重复单调,他们便想方设法把食材变换着花样,肉类有时切成片,有时切成块、有时切成丁;有时会做炸鸡腿、有时会将鸡肉切成块,有时也会烤鸡腿……尽最大努力保障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健康,让同学们和前线志愿者吃好、吃饱,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
“我在武大食堂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多鼓励。每当看到身边的后勤人,看到他们不知疲倦地在岗位上默默付出时,我就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阿布拉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吃好,吃得有营养!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信不久我们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