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断,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指导、实践根基、历史底蕴和显著优势,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特质和根本取向,为当代中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坚实而宽广的文明自信。坚持从文明自信的高度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特征、显著优势和前进方向,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
文明自信的中国制度实践:在与时俱进、与民俱进和与世俱进中开拓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制度稳则文明兴,制度强则文明进。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支撑。回顾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到,自轴心时代开启以来,在发展道路的开辟中不断地把治国理政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转化为成熟的制度并加以贯彻执行,又在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挑战中不断推动制度变革与创新,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生存发展方式也就是文明自信的根基,构成了贯穿于中华文明历史延续进程中的一条鲜明历史主线。
进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殖民主义侵入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人民经历无数磨难,为建立适合国情的国家制度付出了艰辛探索,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进行了伟大抗争与奋斗。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资本主义制度模式轮番上演,但都没有改变国家一盘散沙、人民苦难深重的局面。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从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建设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政权,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步确立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事实同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深厚文明底蕴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当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全新历史方位,围绕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和在“两个大局”中为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提供有力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提高我们党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来看,这就表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完成宪法部分内容修改,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国家监察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创造性的制度实践及其重大成就,为推动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为人类文明发展能够在21世纪更好地展现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的时代精神的要求,提供了充满文明自信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正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在与时俱进、与民俱进和与世俱进中,以高度的文明自信不断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制度实践,从而为我们立足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吸吮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四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无比广阔的制度舞台、无比深厚的制度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制度定力。
文明自信的中国制度成就:在“两个奇迹”的创造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个奇迹”的创造和“伟大飞跃”的实现,既从社会总体进步的层面上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力和强大生命力,也从文明自信的维度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实践,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已经鲜明地呈现出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等在内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文明自信的维度来看,这一系列显著优势的形成及其历史积淀过程,在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的同时,也必然要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尺度和宝贵的制度文明资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至关重要的文明自信的支撑和激励。概括来看,这就集中表现在: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坚持党的领导”的显著优势,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坚定文明自信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华民族能够走出近代以来的漫漫长夜并最终迎来文明复兴光明前景的最根本保证。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坚定文明自信的根本立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追求和文明指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既以根本政治制度的形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又在各方面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在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与时俱进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华文明的价值底蕴。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显著优势,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坚定文明自信的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能够自信地迈向制度现代化的坚实路径。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显著优势,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能够坚定文明自信的根本智慧。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突出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既把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为我们干成干好事业提供了重要法宝,又有效地克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等不良现象,避免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治理弊端,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内涵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和格局性的治理智慧。
文明自信的中国制度担当: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毛泽东同志指出,“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由此来看,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长远和根本,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深刻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不仅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发挥重大而深远的作用,而且也必将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自信地展现中国制度的文明担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近百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持续作出中国贡献的漫长历史奋斗和伟大历史创造中得来的。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制度文明发展的创造性与继承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连续性与开拓性、稳定性与变通性的有机统一,既必然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必然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壮阔而不断坚持和巩固。
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新特征和实践发展新要求,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并为人类制度文明的发展进步不断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决不能动摇或放弃我国制度的根基,决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演进和创新上的正确方向,要切实以高度的文明自信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入强大文明定力,在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中深刻展现21世纪中国制度的坚定文明担当。
第一,增强中国制度意识,彰显中国制度的文明主体性和时代引领性。制度的功能在于引领。在文明自信的高度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中国制度的前进方向,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强化制度意识、坚定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权威,善于在制度的支撑下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切实以制度引领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担当主体性。
第二,强化中国制度践行,厚植中国制度的文明连续性和实践创造力。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文明自信的高度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保持中国制度的演进道路,在实践发展中进一步推动制度执行和制度落实、进一步深化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切实以制度实践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实践感和强大创造力。
第三,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扩大中国制度的文明感召力和世界影响力。制度的魅力在于感召。在文明自信的高度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壮阔中国制度的文明魅力,在加强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共存中进一步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善于在制度的认同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切实以制度感召的方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文明的博大亲和力和广阔包容力。
【来源:成都《先锋》杂志,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教授】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