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文化传承创新时代使命,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
组建科研平台,系统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校先后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等社科研究机构,建党精神研究中心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21年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
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课题,引导专家学者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研究阐释。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共获研究阐释党的中央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8项。
我校承办了全国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四川大学专场),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围绕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进行理论研讨,为建党百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张磊教授、曹萍教授牵头编写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由中宣部审定,在全国出版发行,该书被列为全国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参考材料。
我校牵头编写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创新组织形式和资源整合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
整合校内底蕴深厚的儒释道研究力量,与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建“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推动儒释道深度融合研究,打造我校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品牌。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我校与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设立“中华文化基本问题研究”单列重大项目,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
以“创新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为引领,加强有组织科研。我校聚焦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十五年的核心领域,以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与文明互鉴、区域历史与考古文明、儒释道思想融合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家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专项计划”,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引领重大学术创新。
学校多次召开“创新2035”先导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推进会
实施冷门绝学振兴计划,振兴我校古文字与先秦史、汉语史、佛教语言文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我校采取延聘、返聘、培育、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冷门绝学师资队伍建设,使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古文字学、音韵学、佛教语言文学高水平研究团队,成立“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并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9年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基地揭牌
实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举措,加强“川大学派”建设。我校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深入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重点建设近世中国研究学派、中国生命哲学学派、符号学学派等“川大学派”,比较文学、应急管理、社会安全等研究基地。我校获批中央四部委联合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021年,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对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获批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在新的理论起点上重新认识、阐发、弘扬中华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全球文化关系。
深度参与三星堆考古挖掘,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我校全面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发掘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金面具、龟背形网格状器等大量珍贵文物,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并报道我校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等工作。参与的“考古中国”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工作有效推进了考古文博学科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奉献川大力量。
川大考古队发掘的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金面具、龟背形网格状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以重大文化工程为牵引,不断推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显示度成果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五年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包含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立项271项,居全国高校第一,其中2017-2019年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18年重点项目并列全国第一。
2018年,国家“十三五”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落户我校。该工程由我校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为首席专家与执行主编,汇聚了国内外道学研究的众多知名专家。整个工程将历时十余年,对促进我校道学研究、培养道学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工程的阶段性成果《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已出版,为深化道文化研究、建设道文化专题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文献数据基础。我校出版的道教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道教通史》(五卷本,350万字),集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教学术研究的新进展。
2018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落户我校
《中国道教通史》(卿希泰、詹石窗主编)
2020年,我校启动世界第一部《甲骨文字典》的修订工作。《甲骨文字典》由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主编,被学界认为是迄今所见最切实用、适应面最广的甲骨文工具书,是我国甲骨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甲骨文字典》修订将代表甲骨文当前新的学术研究水平,对做精做深我校古文字研究,对于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汉语大字典》修订被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汉语大字典》修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举措。该工程的实施,对促进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群建设,推出一批文化传承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以通史体例,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了康区历史发展演进的总体面貌和突出特征。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结题成果,入选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反映我校当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承担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编纂。《巴蜀全书》收录自先秦至清末民初的历代巴蜀学人撰著的重要典籍,涉及哲学、军事、文化、民族、地理等多个方面,被誉为川版“四库全书”,目前已出版67种258册。
被誉为川版“四库全书”的《巴蜀全书》
积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引领思想文化潮流
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锻造学术精品方面取得重要成效。2020年,我校共29项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古籍所刘琳等著《宋会要辑稿》和法学院龙宗智著《检察官客观义务论》获得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我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一、二等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9位。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成果《宋会要辑稿》校点本,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等编纂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成果《检察官客观义务论》(四川大学法学院龙宗智著)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我校曹顺庆教授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是中国比较文学创新话语第一次在西方的亮相。欧洲科学与艺术院于2018年授予曹顺庆教授院士荣誉,以此高度肯定其在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卓越成就。我校赵毅衡教授创建符号学“东方学派”,受到国际赞誉。《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法语)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先秦符号思想研究》英文版被列入欧洲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计划,创办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等全英文国际期刊,有效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
立足学术、着眼传承、普及经典,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新格局
建设文化传承创新人才梯队。增选代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科)2人、引进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13人,新增国家级重要人才22人。我校陈力教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商学院徐泽水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文科讲席教授李水城教授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华文化》(文学篇/历史篇/哲学篇/艺术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已成为全国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靓丽名片。《中国诗歌艺术》等19门优质慕课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中华文化》通识教材,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大众儒学书系》等通识读物。以品牌课程《中华文化》为主干,采用“必修课+选修课+讲堂讲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孵化、培育、展示全链条平台。孵化成立28个传播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搭建“逐梦青春”学生社团文化节和“一院一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等培育展示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辐射学生2万余人。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巴蜀文化基地”。
深入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实施以江姐为主题的“三个一”工程,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2019年11月,经中央主管部门批准,“江姐纪念馆”曁“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高校第一个经中央主管部门批准的英烈主题纪念馆。组织学生高水平艺术团,创作大型主题文艺晚会《江姐颂》、舞台剧《江姐在川大》、诗意话剧《待放》。目前,《江姐颂》巡演100场,《江姐在川大》、《待放》面向社会公演20余场,成为影响力广泛的校园文化精品。建设了一批江姐荣誉班,把对江姐革命事迹的学习传承、对革命精神的弘扬践行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了“江姐班”对全校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以“打造一个馆、创作一台剧、建设一个班”为重点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新格局已经形成。
2019年11月江姐纪念馆正式开馆
2019年舞台剧《江姐在川大》正式开演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施“中国共产党在川大”系列工程,举办“中国共产党在川大百年历程专题展”,编撰出版“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丛书,组织拍摄“烈火淬金—四川大学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党史宣传纪录片,生动展示学校百年革命历史传统、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辉煌办学成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听党话跟党走。
2021年“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丛书正式出版
2020年,以江姐纪念馆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深入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立德树人工作”项目入选“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50多家主流媒体对川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上百次宣传报道,彰显了我校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影响力。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校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阐发与教育普及和传播、深入挖掘学校革命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等方式,打造了川大文化传承创新品牌,为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贡献了川大力量。即将迎来第九次党代会的四川大学,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初心融入血脉,将使命扛在肩头,不断推动学校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底蕴深厚的文化环境,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师生精神、凝聚师生意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