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代表心声 | 历史学系何晋:建设世界一流历史学科

来源:北京大学  2022-07-29 09:41:51   250 阅读

编者按: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学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十四次党代会既要全面总结学校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绩,也要进一步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理念、原则和举措,要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步伐,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网约请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部分代表,结合各自学习工作情况,畅谈对过去五年学校发展、部门或院系发展、自身教学科研进展等的感想,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对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的期待。

何晋,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1970年1月生于四川,199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史、历史文献学,开设“中国历史文选”“先秦史籍举要”“《尚书》研读”等课程,出版《战国策研究》《尚书新注》等专著。曾任历史学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现任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并担任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国学院导师。



代表心声:

过去5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历史学系驶入了“双一流”建设的“快车道”,“中国史”“世界史”两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2022年,北大历史学科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名列第19位。

教学方面,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近年来,历史学系积极参与“强基计划”,入选教育部“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行列,大力推进“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典语文学”等交叉专业与跨学科项目,本科生教材《中国史纲要》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连续18年举办研究生“史学论坛”,今年还首次举办了五四本科生学术论文节。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全面发挥历史学系的学科优势,为学校开设高质量的“四史”课程,并结合假期学生的实习实践,在全国一些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建设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效,将专业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大学2020—2021年的本科课程评估中,历史学系课程以92.24分名列全校各院系第一。

科研方面,坚持打破“唯数量论”“唯论文论”,大力推进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名列亚洲第一的西方古典学中心、有着40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组织地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科研项目,让过去联系较少的中国史与世界史两个学科开展对话与合作。近5年来,全系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在学校文科项目建设中成就突出。

人才方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不少青年人才,为师资队伍注入活力。近3年来,全系引进学科领军人才6人,青年人才12人,年均人才引进数量为之前的2—3倍。这几年,对历史学感兴趣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每年系里招收的本科生也从过去的40来人增加到六七十人,这也令我们备受鼓舞。全系85%以上的本科生都继续深造,毕业的研究生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北大第十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党代会将对学校和院系的发展作出进一步规划,令人期待、倍感振奋。北大历史学系虽然在全国高校中规模不大,但在教学、科研、人才引进等各方面都将持续发力。在“强基计划”中,我们正在制订相关政策,探索更灵活的培养方案,借“3+X”模式实现本科到博士的贯通培养。未来,历史学系还将筹建北大全球史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和立足本土的外国史研究,在坚守历史学方法规范的基础之上,致力于学科交叉、中外融通的全球史研究。同时,我们还将筹建国史博物馆、档案馆,建设16卷本《北大中国史》系列教材。历史学系将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方面全方位建设世界一流历史学科,与牛津、哈佛等国际顶尖名校的本国史和外国史研究对标对表,在全校的“双一流”建设中贡献史学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