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城镇乡野,在山河壮阔中感受时代脉搏;探访革命遗址,在红色热土上坚定如磐初心;深入基层一线,在学思践悟中担当青年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7月21日至7月23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围绕“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喜迎二十大”主题,由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带队,院长助理张慧瑜、团委副书记张冉玥担任指导教师,组织学院2021级本科生赴山西省黎城县开展主题思政实践活动。
校省携手,传承未名薪火
携手合作,共创未来。7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黎城县人民政府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签约仪式暨思政实践启动仪式在黎城县城市规划馆会议厅召开。唐金楠,黎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颖南,以及思政实践团全体成员及黎城县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黎城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协议》并授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黎城县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
启动仪式前,实践团在山西省黎城县领导的带领下参观县城乡规划展示厅,实地了解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创新活力,亲身感受科学的振兴规划为黎城百姓带来的切实红利。黎城县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其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使其在作为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同时,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创新突破谋发展,不忘初心砥砺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黎城县正以昂扬的姿态在发展的新征程上大步前进。
参观县城乡规划展示厅
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的设立,为北京大学和黎城县之间搭建了一座红色桥梁。北京大学将与具有千年文化积淀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黎城县携手共进,依托思政实践课程教育基地,坚持思政课程与思政实践同向同行,推动彼此间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发展成果、实现协同育人。
青春接力,梦想启航。7月23日上午,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黎城县第一中学开展励志报告会,聆听青年心声,助力青春梦想。张慧瑜在寄语中鼓励同学们把握时代机遇、刻苦努力学习,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中国、认识世界。实践团成员聚焦自身求学经历,分享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勉励黎城县第一中学的同学们不畏当下困难、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我超越。在互动环节,实践团成员对同学们提出的困惑予以耐心回答,就学习与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张冉玥代表实践团再次向黎城一中的同学们送上祝福,希望他们能够自律、快乐、保持想象力,敢于拼搏,勇于担当,在广阔天地追逐青春梦想,在一方热土展现家国担当。
励志报告会现场
饮水思源,赓续红色血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黎城县地处太行腹心,是保卫太行根据地的南大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黎城县自全面抗战爆发时起逐步发展成为太行抗日根据地最大的后勤保障基地。
在八路军总部曾驻扎过的孔家峧秘密驻地旧址,一张张泛黄的钱粮账单为同学们揭开八路军根据地后勤保障的真实历史经验——通过实际行动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把握现实状况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借助先进制度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与郭家后人的亲切交流中,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孔家峧村作为后勤保障基地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所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对当地人民群众为八路军守秘密、为革命作贡献的光辉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代代相承的太行精神在历史现实中的生动反映,体会党群军民之间真挚动人的鱼水之情。
参观孔家峧秘密驻地旧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发展战时社会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供给,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中国共产党于1939年在黎城县小寨村成立冀南银行。冀南银行运用货币这一经济武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敌斗争,同时创建先进的金融工作制度,为边区军民提供有力的财政物资供给,极大支持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累积了丰厚的经验,被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同学们在冀南银行旧址了解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历程,发掘经济发展的历史现实背后所蕴含的宝贵经验与精神遗产,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展现出的革命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坚定信念、听党指挥;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依靠群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小寨村冀南银行
为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于1940年4月11日至26日在黎城召开,传达了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讲话内容,提出了“建党、建政、建军”的三大历史任务和具体工作方针,初步制止了冀南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巩固和发展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在北社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旧址,实践团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党史党情进行深入学习,在重温革命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党在革命时期所作出的卓越历史贡献、展现出的使命与担当,传承红色基因、砥砺爱国之情。
参观北社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旧址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被誉为“人民军工摇篮”。1941年11月9日至11月20日,在为保卫兵工厂而进行的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与日军激战八个昼夜,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果取得胜利,被中央军委评价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负责保卫兵工厂的特务团被八路军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光荣称号。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碑前,同学们向在黄崖洞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鞠躬默哀,缅怀烈士功勋,寄托崇高敬意。
参观黄崖洞兵工厂
同学们在实践参访中直观感受到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设时在生产生活、战事斗争等方面面临的艰苦条件,重温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汲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砥砺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实践团合影
感应时代,谱写发展新篇
走近专业实践,擦亮学科底色。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立是顺应发展趋势、推动媒体融合的鲜活实践,是服务人民群众、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党委政府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保障。于2020年正式成立的黎城县融媒体中心由原黎城县新闻中心和黎城县广播电视台融合而来,在成立后利用“一台一刊三微一端”构建起全方位的传播矩阵、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与高效能的宣传格局。在黎城县融媒体中心,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基层融媒体的运营状态,与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基层融媒体建设的优秀经验,坚定了新闻媒体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
与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交流
传承千年文明,弘扬民族特色。源于山西省黎城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凝结着黎侯古国三千多年来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一虎”。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融合。“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精细化生产过程、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虎”形象设计、面向妇女老人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导向,都是公司民生情怀的生动体现。同学们在公司的机绣车间近距离感受现代化的高效生产流程,在展厅中了解黎侯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与民间智慧,与公司负责人乔艳波就黎侯虎的文化传承现状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交流,积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参访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
走近基层建设,调研发展成就。农旅创新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香脆苹果、玉露香梨、芍药鲜花,现代农业产业繁荣兴旺;蓝天白云、古风建筑、商业街道,乡村旅游事业生机勃勃。黎瑞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立专业农业种植基地,多管齐下助力当地特色蔬果花卉的种植朝着智能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创新,促发展,保民生,立足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相关优势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同学们走进黎瑞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领略产业创新为乡村发展所赋予的生机与活力。
参观黎瑞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
曾经的战场如今已是一片祥和,焕发勃勃生机。从北社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旧址,到八路军总部孔家峧村秘密驻地;从“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到烽火硝烟中的“马背银行”小寨村冀南银行;实践团探寻历史足迹,重走革命路程,在实践中学习党史、读懂红色中国。从多元化的基层媒体实践,到现代化的基层企业转型;实践团深入专业领域,走进基层一线,在走访中触摸社会、感应时代脉搏。
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在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同向的道路上,实践团将步履不停,砥砺前进,把思政实践中的所思所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红色基因赓续于血脉,蕴藏于精神,发扬于实践;将个人理想播种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实践团合影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