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期以来,我校广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为学校党的建设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重要贡献。为弘扬先进典型,全面展示学校广大党员、师生员工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上作出的突出贡献,遴选了一批党员、党务工作者、基层党组织进行风采展示,以激励全体党员在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开好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凝心聚力,全面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 凝心聚力促进发展
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紧扣中心工作,通过政治上把关、思想上统一、组织上落实、纪律上保障、政策上支持,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政治上把关。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依托特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学科发展。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成立学院新闻中心,做好学院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工作。
思想上统一。通过教职工政治学习、教研室活动、支部组织生活、学生班团会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大讨论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师引进、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政治关。加大对课程思政课程的培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入选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3位老师参与的32门课程入选学校“课程思政”榜样课程。
组织上落实。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教师党支部和工会小组,有力推进教研室、党支部、工会小组工作深度融合。落实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目前学院12个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比例为100%。
政策上支持。学院党委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按照“帮老师成功、助学生成才,为师生服务”的工作思路,为老师们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纪律上保障。学院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党政联席会、中心组学习、教职工大会等,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见效。营造全面从严治党氛围,涵育优良教风学风。
近年来,学院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7年以来“国家级”人才新增13人;《汉语大字典》修订工作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学院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度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获批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基计划”培养单位2个;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门课程列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新增1种CSSCI来源集刊,现有5种;在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获奖8项;新增国家级项目11项、A级期刊论文20篇;2名老师在教材编写、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全国表彰奖励;14名同学获全国挑战杯“红色赛道”特等奖、一等奖。
数学学院党委:抓党建促发展 争先进创一流
数学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和保障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专题学习、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等。举办党史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组织学院党员赴小平故居、百丈关纪念馆、江姐纪念馆等开展教育考察活动,观看《1921》《我们是第一书记》等红色电影。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设立博士研究生工作室,推动博士研究生走进教室、寝室和社区,为本科生和中小学生辅导答疑。
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创新支部活动形式,通过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红色观影、过政治生日、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激发支部活力。党支部以“党建+业务”作为党建品牌创建抓手,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实行“支部建在教研室”,由支部书记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深入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互促互进。学院获批创建省级“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信息与计算党支部获评2021年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扎实开展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新党建工作宣传方法,专门开设“党建新闻网”报道党建工作。以川大数学的历史底蕴为基础,着重宣传学院一大批数学家的科学报国精神,举办柯召院士和刘应明院士纪念活动,拍摄纪念视频,出版《柯召传》《刘应明传》,引领师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坚定攀登科学高峰、报效祖国的决心。
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学院学科建设持续发力,数学学科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积极推进2个国家级平台建设,与中国核动力院等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5个,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获批省级一流课程5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学生获专业性竞赛全国奖28项。
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发挥党委政治功能 推动学院事业快速发展
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两个伟大”,坚持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取得可喜成绩。
增强学习抓班子,确保精神贯彻落实落细。制定出台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实行“领学+主题发言”模式,认真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班子成员面向师生主讲专题党课,覆盖师生1000余人次。
注重规范抓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劲有力。贯彻落实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抓好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的落实。依托学校干训基地,牵头组织五院(中心)联合的支部书记和科级干部专题培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全覆盖。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学校有关程序选聘干部。
弘扬先进抓成效,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5班获评“明远学习榜冠军”,深造率超过95%,获评校十佳集体。学院微信平台发布“优秀学生风采”系列报道,组织开展“大家说”优秀学长经验分享,覆盖本科生1100余人次。支部书记谢锐获评“2022年全球杰出女青年化工科学家”,党员教师钮大文获评“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名党员教师获评“四川大学先进个人”,1名优秀学生党员获评“四川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学生获评“四川大学百佳研究生”。
服务师生抓根本,一流化工学科建设成绩佳。一流人才培养取得可喜成绩,4个本科专业软科大学专业评级为A、A+,全部获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届学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近年来获全国优秀教材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不断涌现;一流科学研究成绩卓然,“化学工程”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15位,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5项;一流管理服务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开展教职工慰问,建立学院“特别救助基金”等。
坚守防线抓廉洁,安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推进。组织召开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工作要点,落实“四张责任清单”,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校园消防和实验室安全检查30余次,研究制定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个,组织开展好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师生实验室安全和防范意识大幅提升;组织召开安全稳定和意识形态相关工作研判,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华西第二医院党委:提高素质争先进 增强能力促发展
华西第二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推进、同频共振,为实现医院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妇女儿童医院目标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力。根据支部随科室建立的原则,将支部数从28个调整至40个。以“双带头人”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并与科室主任享受同等职级待遇。以“四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发挥作用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医学检验科党支部被评为四川省样板支部培育单位和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构建立体化党建培训教育新格局,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对中层干部、“双带头人”等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率先与学校全国干部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干部培训,并将干部培训“厚播”计划纳入医院“筑浪”全生命周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目前在岗高知群体中党员比例为53.14%,75%的支部书记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担任。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医院环境。班子成员贯彻执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医院内控体系的HRP,以信息化助力廉政风险防控。2022年,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利用本地廉洁文化资源,丰富宣传手段,推进廉政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廉洁提醒谈话力度,对重点领域开展分类提醒谈话;通过真人宣讲+动漫视频的表现形式,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全院教职员工宣传“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组织党群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成都市新都区天府家风馆参观,接受廉洁家风教育熏陶。通过多形式教育,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植根业务领域,打造品牌文化建设。党建活动开展植根业务具体领域,以构建多层级(国家、省市、校、院)、多维度(继教班、课题、项目等)的党建理论研究平台为基础,以打造“院—科”两级“党工团”三大品牌矩阵、支部特色党建品牌、医院文化产品等为依托,以“人文医院创建工程”、患者满意度提升计划等具体项目为抓手,推动党建活动在医、教、研、管各个领域深耕细作、落小落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工党支部:坚持立德树人 回应时代命题
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党员思想觉悟。为切实保证“三会一课”效果,支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结合本专业特色,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章,并围绕大学教育、科技强国、弘扬传统文化、治蜀兴川等相关内容开展深入学习研讨。有声有色有针对性的学习,保持教师党员思想意识不放松。凝心聚力,坚定教师党员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伟大信念。
承担党史教育工作,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在全党全社会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中,支部成员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利用历史学的知识储备,广泛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本支部两人担任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域专家;两人担任省委党史宣讲团成员;一人担任学校党史教育团成员。仅2021年支部内党史专家便为中共凉山州委、四川省法官学院、四川能投集团、中南建设集团、学校各部处开展党史讲座10余次,审阅党史书稿5本、党史陈列展览大纲3部。支部党员们专业服务赢得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影响力。
开展民族工作,借助平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在各界纷纷呼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本支部积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工作。2020年四部委批准设立“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由支部成员石硕担任首席专家。基地成立以来,在藏区治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决策等方面咨询十余次,召开讨论会十余次,签订校地协作合同数份,在重要媒体持续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支部党员同志们的工作为西藏、青海、四川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深受当地民族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深耕科学研究,践行学术报国的初心使命。党支部32名教师中,8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是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等专业的业务骨干。教师党员将对党的深厚感情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支部成员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有20余项(含两项重大招标项目),基本实现重要科研项目全覆盖。近三年来,支部教师共计发表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数本。其中石硕教授的《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支部成员赵宇的论文获得第八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党支部:以党建促发展,以人才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建强教书育人战斗堡垒
生态系党支部以建立健全基层坚强战斗堡垒为目标,依托“三会一课”、线上线下会议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途径方式,努力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团结动员全系28名党员和50余名教职工,紧密围绕学校奋斗目标,扎实推进本单位各项工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为生态学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提供有力支撑,学校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成为学校双一流大学超前部署建设学科,生态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
在立德树人方面,教学工作是支部工作的关键着力点。该系党员职工积极配合“江姐班”工作,先后由毛康珊、吴永杰、冉江洪等多名教职工给江姐班上课,为该班的建设和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一流本科教学水平竭尽所能、贡献心力。冉江洪带领的动物资源与保护科研团队,获学校第四届“德沃群芳”育人文化建设标兵团队;支委委员杨军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李静获得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指导教师和卓越教学奖;毛康珊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家自然保护地》(第五季)1集节目《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原上的舞者 黑颈鹤》,深入报道了冉江洪课题组对若尔盖黑颈鹤的研究工作。
在科研方面,生态系近3年,获得各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0余项,重点项目2项等,有力推动学院生态学研究再上新台阶;同时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面发表了一系列高影响力研究论文,显著提高了学校生态学科的影响力。
在平台建设方面,生态系依托有着百年历史学校自然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的丰富馆藏,建立教学标本标准化共享平台。该平台是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下设的子平台,其馆藏量居全国首位,年访问量超过十万人次。支部党员岳碧松和冉江洪担任主编的《四川动物》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支部党员毛康珊主导的“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两站一库”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此外,支部还加强组织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注重与优秀青年老师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有力地增加了党的凝聚力,发挥了党建与事业发展相融合的“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助力事业加速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五把钥匙”推进思想建设。支部围绕核心业务工作,以专业和行业特色为突破口,探索实践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五把钥匙”工作法。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科研等核心业务中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党建与核心业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七个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力推进了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
先进典型涌现,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支部不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水平,涌现出一大批党员优秀教师代表。支部党员教师先后有5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获“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1人获校“姜维平优秀教师”,3人获校“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校级各类优秀教师6人,5个党员教师团队获“德渥群芳”育人文化建设标兵科研团队。
加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再上台阶。以“+信息”“+材料”为突破口,建立学生海外实习基地1个,成立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新增行业资源1600多万。2019年电气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中德国际合作电气工程本科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电机学》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2项四川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项目。着力提升学生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省级大创项目20项、专业竞赛奖90项,获“挑战杯”国家金奖1项。
学科全面提升,青年师资队伍快速成长。支部实施教师科研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支部教师科研水平。近年来学科进步明显,软科排名前移9位,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批省级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个,多位党员青年教师获评我校“好未来优秀学者奖”等奖项并入围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发挥先锋作用,积极服务社会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优势,服务政府、服务学校、服务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四川电科院共建“电力医院”党建平台,探索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新途径;服务政府,积极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参谋,为政府能源电力结构转型战略、智慧用能方案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校,助力后勤集团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从新建变电站选址、重点实验室用电高可靠性改造等方面做好支撑;服务企业,为广大工矿企业、乡村建设提供电能质量治理、综合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沟通指导。
华西医院门诊部党支部:做实基层党建 强化担当作为
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全力推进服务型支部建设。党支部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年服务患者约700万人次,通过应用智能预检闸机、开发二级预检分诊机等方法,严格实施“三级预检分诊”新冠防控机制,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实现挂号、检查、入院等多环节预约,预约率95%以上;建设疑难危重复杂罕见疾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年使用约5万人次;优化学生、职工就医流程;构建门诊患者分层分级智能应答管理平台,推动互联网医院全链条服务,多举措助力老龄患者线上线下便捷就医,实现预约采血,助力智慧医院建设;筹建新院区门诊,保障天府医院门诊顺利开诊和运行;创新开展线上线下大型义诊;开设“健康大小讲堂”,建立科普长效机制,受益人次近400万;加强质控,门诊管理质控中心获省级优秀质控中心。
以理论武装为先导,扎实推进学习型支部建设。党支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部门开展每日读书分享,全年开展296场红色经典书籍品读分享活动,创作读书感悟视频,浏览总量达3.8万人次,分享文字内容20余万字,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坚持“三会一课”、思政学习,开设思政直通车“精品课程”2门,获批青年讲师4人,落实学习教育机制;设立“今日我主持”小讲堂,普通党员讲党课,党员个人碎片化时间打卡学习强国,增强学习自觉意识;通过谈心谈话形成事业发展提案,开展党小组角色互换走流程,全年形成36个流程创新,提交医院提案8项,获“优秀提案”2项,获批校工会特色项目1个,申报校党建课题4个,长效推进学思践悟;党支部各项工作受到社会好评,被央视《朝闻天下》《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观察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以党建强基为支点,竭力推进制度型支部建设。党支部建立党员双培养机制,强化“党员是骨干,骨干是党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通过“警示+制度+科技”加强对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使用的监管,强化师德师风和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全员签署《九项准则》新要求下的《个人廉洁从业承诺》及门诊部廉洁从业承诺书;将服务明星评选、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与绩效挂钩,落实监督考核机制。促成党、团、工结对子联动,建立退休人员“分片联系”制度,关心关爱退休、生病职工;建立支委参加管理小组会、统战对象参加部务会等制度,落实党支部参与部门“三重一大”决策和统战对象建言献策的相关要求。与院内外其他党支部开展联谊活动,推动教师学生教风学风联建。
校团委党支部:攻坚克难 以使命凝聚前行力量
校团委党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为党育人使命担当,以“挑战杯”国赛筹备为契机,切实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近三年,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挑战杯”全国优秀组织奖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30余项,多次被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团结协作、勇担重任,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自2019年12月学校启动第十七届“挑战杯”校内筹备工作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党支部用行动吹响攻坚号角,牵头召开专项工作研究会81次、专题会29次,梳理出197项重要工作事项,前后形成7版执行工作方案,高质量完成国赛筹备工作,获得了主办单位、评审专家组和参赛高校的高度评价。近四年选育项目获得“挑战杯”国赛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142项,第十七届“挑战杯”特等奖数量及总分排名列全国第三,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形象和育人成效。
胸怀大局、迎难而上,锻造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带头作用,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战斗员,在关键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在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基层理论宣讲、红色社会实践,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施“团干部+”工作模式,坚持“十进”制度,支部每名党员至少联系3个基层团委、指导6个学生团支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挑战杯”国赛北京答辩评审现场、凉山州甘洛县脱贫攻坚一线、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点,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近四年来,支部成员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党支部抓住青年需求“牛鼻子”,在全国率先打造“睿川大”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系统,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努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以“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为载体,青年思想引领不断加强;以“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逐梦青春”社团文化节为龙头,文化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以小川网络文化室建设为契机,网络青春正能量更加充沛,获评全国高校优秀新媒体和十佳原创内容奖;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抓手,290名川大学子扎根凉山23年接力支教,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近年来涌现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孙一民、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曾阳等一批青年典型。
马克思主义学院华西退休党支部:初心不变 学以致行 传承党魂 老骥伏枥 青老共进
初心不变,学以致行。坚持开好每一次组织生活。支部19位老党员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院研究生2019级党支部联合开展专题党史学习交流会、“话党史”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等专题组织生活;立足百年川大红色革命传统,开展学党史·话初心——“80后”与“00后”对话活动,邀请一批年过80、爱党敬业,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校老党员、老领导、老专家、老教师,以其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现身说法,感染启迪当前以“00后”为主体的青年大学生及青年党员,取得较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传承党魂,老骥伏枥,青老共进。举办以“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关心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与青年学生党员深入交流,使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更添了一份历史感、实践感与责任感,受益良多。师生支部党员通过联建共建,实现传承党魂,青、老党员共进。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