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者中,有很多人出身富有家庭,但是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却选择了革命这条道路。比如红岩小说中刘思扬的人物原型刘国志,出生于四川泸州的一个豪门望族,在家中排行第七,是大家庭中倍受娇宠的幺儿,他父亲也是排行最小,任过泸州济和发电厂董事长。刘家共有几十口人,遍及工、商、学各界。1936年至1939年,刘国志进入成都建国中学读高中,这三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也是他觉醒的起点。高涨的爱国热潮把刘国志卷了进去,他参加了读书会,像着了魔似的读马列主义书籍。
1940年刘国志考入了西南联大经济系,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把精力倾注在抗战的时局上,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受党组织的调遣,刘国志任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地下斗争充满危险,刘国志经历了被捕、脱险、再被捕的惊险、复杂过程,近乎传奇。1948年4月,刘国志的直接上级冉益智被捕叛变,供出了刘国志的下落。4月19日凌晨,敌人包围了刘国志在荣昌的住所,将他抓捕押回重庆,关进了白公馆。在狱中,任凭敌人的酷刑折磨,他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对他是束手无策。翌日上午,刘国志便被押上囚车,送到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牢房监禁。在渣滓洞,面对敌人的审讯,刘国志不止一次的回答:“我是从马列主义、从哲学的研究中找到真理的。我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时的刘家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对他进行营救,刘国志的五哥刘国其为营救国志专程从香港到了重庆。他向徐远举送上空白支票,让他随意填写,请求释放刘国志,并要求见上一面。支票起了作用,徐远举经过周密的盘算,同意兄弟见上一面,企图达到软化国志的目的,答应只要刘国志在报上发表声明退出共产党并写一份悔过书,他就放人,刘国志却断然拒绝,他说:“我要是出卖了组织,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是死了,只要共产党在,我就等于没死!”刘国志被囚禁在白公馆一年多的时间,由于受到长期的折磨,胃病又常发作,使他本来就矮小的身躯显得更加瘦小,面孔苍白而浮肿,眼睛充血少神。以前那个浓眉大眼、双目有神、西装革履的英俊青年,成了白公馆内身体最弱的一名囚犯。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开始,在赴刑场的途中,他再一次宣布自己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无尚光荣,死而无憾,并口头吟诵了就义诗:“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憾!”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