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校两部图书入选法律出版社2021海外重点输出图书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2022-02-10 09:49:35   565 阅读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和《<大清律例>英译比较研究》 (图片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近日,中国法律出版社公布2021海外重点输出图书名单,我校宋雷教授主编的《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和熊德米教授所著的《<大清律例>英译比较研究》入选法律出版社2021海外重点输出图书。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1版)于2005年出版,并于2007年荣获中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宋雷教授及其团队精益求精,在第1版问世不久后便又开始了十余年的修订工作,在其不断努力下,《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于2019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

据了解,《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内容达50%,新增内容达1倍之多。目前全书675万字,收录15万余条目,内容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商法、“三国”法、诉讼法以及法理、法制史等学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完整的大型英汉法律用语专科学习型辞典,具有内容更全、释义更专、检索更易三大特点,是我校外语学院成立以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术成果,也是法律出版社建社以来辞书方面的镇社之宝之一。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第2版) (图片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宋雷教授认为,一部好的工具书对于法律翻译人非常重要。辞典编纂不是简单的素材收集、堆砌,更重要的是研究和整理。有时候为了一个术语,常常要检索数十篇文章,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一个术语条目的编纂。他深切希望这部辞典能够对引介国外的法律文化,推广中国的法律文化、法律精神,起到助推的作用。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律翻译委员会主任王刚毅认为,宋雷教授与法律出版社共同为法律翻译业界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工具书。它不仅包含国外的法律概念、术语,还包含中国的法律概念、术语,这本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法律界与国际法律界之间相互的交流,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力和加速器。

辞典的一位读者表示,辞典内容权威性强,词汇量丰富,体例编排得当,为大家更深入的法律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还有读者称,该书有助于查阅合同与文件上的专业法律术语,其内容准确详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工具书。

《<大清律例>英译比较研究》历经近七个寒暑完成,是一部系统研究清代法律翻译批评的著作。该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清代法律专业典籍汉英翻译比较的学术专著,亦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著作。



《<大清律例>英译比较研究》 (图片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该成果主要从法史学、法律语言学、翻译学和比较语言学四条路径入手,聚焦《大清律例》及其两个译本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开创了古代法律汉语文化典籍英译比较研究之先河,彰显了课题本身应有的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及效益。目的在于从词汇、法律术语和用句等角度深度探究古代法律汉语异语传通的优劣得失及基本规律。

熊德米教授表示,该书以清代法律汉语典籍英译批评为崭新路径,选择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中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古代法律典籍语言英译比较,秉承创新发展的学术研究理念,旨在为推进优秀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一份力量。

业界专家表示,该书抛砖引玉,提出的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典籍英译的观点与建议,有望引领古代法律典籍外译的系统性批评研究,以期提高独具中国古代法制文化特色的法律典籍语言外译质量。

据悉,该书为外语学院组织编写的“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律语言文化专著系列”丛书之一,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清律例》英译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

宋雷个人简介:



宋雷教授 (图片来源:外语学院)

男,1948年10月出生,河北隆尧人,全国资深翻译家,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前院长(1993年-2006年)。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法律辞典编撰。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主持完成过四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中国翻译》《法学译丛》等发表30多篇有关法律翻译的论文和译文,在法律出版社、台湾五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辞书等40余部。

熊德米个人简介:



熊德米教授 (图片来源:外语学院)

男,1958年3月出生,重庆万州人,翻译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法律翻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译学理论、法学翻译、法律典籍翻译、英汉法律语言对比教学与科研。出版个人专著和法学译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个,主研省部级、校级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和校级奖项20余个。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