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史学习教育】“四个突出”激发为师生办实事“新活力”

来源:南昌大学  2021-10-19 09:16:26   375 阅读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校党委多措并举,把“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师生急难愁盼,真心实意为师生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师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校领导班子成员已面向所有群体全覆盖开展了调研,提交调研报告20份。通过调研,形成了校级层面办实事项目清单37项,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就业服务、环境改造等11个方面,其中办理完成25项,占比67.5%;二级单位办实事清单675件,已办结454件,占比67.2%。

突出“亮”字办实事有“温度”

自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急师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从师生身边事、生活事出发,打造亮点项目,切实提升师生的幸福感。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校组织召开多次“学党史·办实事”推进就业工作专题调研会,开展了第二学士学位和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岗位招聘的宣传动员活动,并将“等毕业生上门”变为“送就业岗上门”,邀请130余家优质用人单位在东湖校区参加2021届毕业生医学类专场双选会,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提高。为进一步优化分配制度,提高青年教职工收入,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形成《南昌大学薪酬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在完成相关审议、报批手续后,将于近期正式发文颁布实施。

为充分利用我校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优化和改进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在学校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努力,2021年10月,教职工体检医院选择实现了学校医院和附属医院的全覆盖,同时体检项目也由固定式改为依据个人身体状况自主选择。为了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充分体现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战略部署,我校在新生入学资助工作中做到“上下联动,重点突出”,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研发了“学生资助AI答疑机器人”,设立学生资助工作咨询投诉热线电话,拓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渠道,组织新生慰问座谈会,调研地区资助政策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资助方案。

此外,学校还为所有农村脱贫户、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烈士子女和孤残四类学生精心准备了子母被(夏凉被、秋冬被)、枕头等床上用品十件套以及台灯、背包等十件生活用品“助梦飞翔”爱心礼包。新生入校后,校党委书记喻晓社、校长周创兵等校领导深入迎新一线,走进学生宿舍慰问部分新生,为学生代表送上“爱心礼包”以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精神食粮书籍,切实拉近了学校与孩子们的距离,让新生们体会到如家般的温馨。桩桩件件实事的办理,切实走进了师生的心窝子,体现出办实事的“温度”。

突出“实”字办实事有“准度”

校院两级从“实”出发,树立“实”是标准,不务虚功、小事入手,找准契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其中,人事处开发设计智能化人事自助服务一体机,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运转和工作效率,解决了多校区教职工办理人事工作的问题;教务处成立学生学习服务中心校友服务部,为已毕业校友提供学籍信息、学历学位信息、学业成绩等远程服务,“一次都不用跑”的服务让学子们感受到母校的温情;人文学院暑期赴贵州等地开展贫困生家访和调研工作,为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送去了温暖、关怀和信心,有效地宣传了学校的资助工作;外国语学院积极协调帮助新入职教师解决孩子入学难题。

学校优化餐补发放方式,推动合同制员工入会,安装车棚及充电桩,解决电动车乱停放问题,保障师生用车安全;为促进师生游泳爱好者身体健康,有良好的游泳体验,游泳馆进行升级改造;学校对教师休息室,部分场馆、实验室,学校主干道路面等进行全面改造;为适应不同人群健身需求,建设校园环步道;慧源楼教室安装空调等。一件件民生事项彰显出学校党委的责任和决心,让师生更加舒心、安心、放心。

突出 “宽”字办实事有“广度”

为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能更大范围惠及广大群众,学校主动作为,拓宽办实事覆盖面,从校内师生“急难愁盼”延伸到校外群众“急难愁盼”。学校各附属医院积极开展“将心比心,终端检验”专项活动,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能、完善工作机制等举措,对群众办理慢性病申报、门诊慢性病管控系统、线上审核等业务工作进行流程再研究、再设计、再优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统一、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医保”做到“未诉先办”“马上办”“一网通办”,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学校5家直属附属医院赴基层开展送医送健康义诊活动,举办健康资讯、科普宣教等服务,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办事流程,增设便民设施,提升患者满意度等。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东湖院区医技大楼负一楼磁共振检查大厅打造“印象驿站”,书吧、母婴室及橙心助老等贴心设计,既方便患者又让其进一步感受到“人情味”。此外,“珍蚌珍美”科技团队以“一水两治,一蚌两用”的技术,登上了CCTV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的舞台,获得企业广泛青睐。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达到了以党员干部的真心、暖心换师生的舒心、爽心,以为师生办实事的实际成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良好效果。

突出“传”字办实事有“厚度”

党史学习教育,要在“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中弘扬共产党员优秀品格,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学校鼓励各级党员干部、师生群众将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争做红色传人为目标,按期组织现场参观学习,取得良好效果。暑期,学校组建122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200余场实践活动,帮助建设8个乡村图书站,建立43个社会实践基地,印发宣传资料13000余份,捐赠物资61000余元,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2份,心得体会文章614篇,进行文艺演出23场,活动影响覆盖25000余人次,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园、江西日报、大江网、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还组建10余支党史宣讲重点团队、100余支社会实践队,分赴南昌、赣州、九江、上饶等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邻里中心、中小学课堂等场所,面向基层老党员、人民子弟兵、机关干部、在校学生等不同人群,开展了100余场面对面、互动式、小规模、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艺术与设计学院利用暑期,走进著名的"红色省会"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以党史宣讲、实地走读、红色观影、艺术普及、安全微课等形式,重温红色经典,开启红色旅程,聚焦志愿服务,展现青年风采;学校56名学生骨干暑假返乡后向社区(乡镇)报到,以个体形式开展学生资助、疫苗接种、残疾人服务等“返家乡”社会实践,实践地点遍布全省47个县(区),56个社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