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团区委组织街道各单位、企业及社区团干前往延安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为期5天的学习,让我收获颇深。
在还没出发前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欣喜,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到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第一次感受延安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碰撞激情。
经历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期待与害怕,我们一行便降落到了西安这座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城”,看着一座座富有特色的古建筑,让我对延安这座充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城市充满了向往。晚上到达,在开班仪式上学习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年轻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在当下必须担起责任的左肩右膀,因为年轻,让这个爱国主义的心更加热起来,因为奋斗,让当代共青团员的理想更加远大,因为潜力,让共青团员更加勇于进取创新,青年人是富有朝气的一代人,是梳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作为年轻的共青团员必须注重锤炼品德,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
李怀宝院长为我们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课,课堂上激昂澎湃,讲述了在以十八大为历史背景下,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李怀宝院长从反腐倡廉、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生动形象的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八个“明确”是核心,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党和人民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地位,作为一名青年团干,我们不能走极端主义,不能曲解其中心思想,必须深入领会,融会贯通,将思想带到工作中去,落在实处,做好带头人,牢记思想与青年团干工作结合,发挥青年团干的中坚力量。
实地教学让我印象深刻,为人民服务让爱满枣园,不忘初心铸魂杨家岭。实地参观让我更加直观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当时生活和工作的情形,望着一张张旧桌椅感受颇深,而来到延安参观毛泽东住处的蒋介石却骄傲的说自己必胜,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革命意志坚强不屈。直到今天,我们不仅要铭记历革命历史,不忘初心,更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并且将其传承和发扬开。在张思德石像前我们共同诵读了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当时微风四起,树叶沙沙作响,回想自己的工作,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工作在社区基层,而张思德在那个烽火交织的年代,为了能烧更好更快的煤炭,踏实勤恳,时刻奉献自己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去传唱。
宝塔山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灯塔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讲解员说,这塔周边种植的一株株植物都是有主人的,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来到此种植植物,表达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敬意。这片土地,是中国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土地,这条长河,是流淌着革命先辈血与泪的长河,我想自己在有生之年也要像这一颗颗绿植,深深扎根在这一片土地。用自己的青春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西北局革命纪念馆,讲述了西北局对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实验区,成为新中国的雏形站在毛主席宏伟的雕像前,感受延安革命纪念馆所带来的震撼,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他是中国革命的写照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1938年5月26日,召开抗日战争研究会。期间,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指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决定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又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必须进行持久战。毛泽东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取得抗战胜利,具体规定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工作和战略战术等一系列原则,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驳斥了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分子的亡国论、速胜论。针对这些观念,《论持久战》首先给出了明确答复: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直接指出了:与日寇的战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侵略者之间的较量。是在先进政党领导下的全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生死对决。这本著作现今仍作为部分军校的必修课,可见其影响以及重要性,对中国革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论持久战》,毛主席的很多着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创造性、完美卓绝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回顾历史,我们党走过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与时俱进地把握着中国的国情和所处的世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历史经验,论持久战理论对于今天我们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开拓现实,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任何大学都有反映自己本质的校风及传统,抗大学员复杂,但理想抱负相同,所以能够团结一致,使抗大成了一个大家庭,战争年代,抗大总是变动流动,但始终是一个集体。
实地学习最动情的还是毛主席与其儿子毛岸英的悲情故事,当讲解员讲到毛主席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回来的时候,身上的病好了一半,听到这里感触很多,一个父亲多年与自己家人分离那种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毛主席更是让毛岸英学会吃苦耐劳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毛主席严以持家、立守规矩,用真心经营着家庭,用真情维系着与韶山故土的亲情,更用言传身教,将廉洁的党风、政风融入到家风之中,彰显了独特的家庭韵味与教子风格。
延川县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担任村支书、生活、工作过的村庄,一进村庄沿河就是一片片开垦过的土地,原来这个村落也只是一片片黄土山,从一开始的“成分不好”,困难入党的10多封入党申请书,到为百姓谋利益,在梁家河为村里的乡亲们“出了不少点子”,办了不少好事,与乡亲们打成一片。与习总书记的理想信念、学习修身、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所离不开的,作为年轻的一代青年团干我们必须弘扬梁家河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五天的学习生活让我收获颇多,这红色的文化感受最为强烈,它无声无息,却又在内心波澜壮阔,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必须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严以律己,不断学习发扬,崇高理想英勇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人民的好公仆, 形成巨大的正能量,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