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心得

公众号-国能销售榆林结算之窗  2021-07-15 09:47:57   924 阅读

韶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传承,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堂屋有很大一幅毛主席的画像,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这些小辈们正面对的就是毛主席画像。听父亲讲,在他们小时候就经常听爷爷讲故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也是父亲一心让我入党的原因。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我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那段历史,我看了《苦难辉煌》和《抗日战争》等描写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书籍,观看了许多例如《毛泽东》和《恰同学少年》等题材的电视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毛主席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毛主席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立下了要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豪言壮志?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了韶山。韶山不大,山峰不高,登上韶山的主峰我们只用了半个小时。韶山很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竹林屏障,清新妖娆,宛如世外桃源。但是,在十九世纪初的韶山很穷,参观学习过的人都听过那首歌谣:“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 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根度一生 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 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从歌谣中能够感受到韶山当时的贫穷。毛主席从出生到十六岁之前,就一直生活在韶山这个穷山沟里,在这个穷山沟里毛主席产生了浓厚的百姓情怀。在湖南第一师范参观学习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画图是1917年毛主席和萧子升利用暑假考察湖南农村时的路线图,身无分文,走过五个县的许多农村,详细的记录考察笔记,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诠释了“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些读书求学中的经历和认识,使毛主席的百姓情怀更加浓厚,也因此立下了改造社会、造福人民的大志。

微信截图_20210715094724.png

此次韶山培训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学习内容丰富,有专题教学,也有现场学习,有红歌激情,也有大型实景剧,整系列的培训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身心洗礼的饕鬄盛宴。 从韶山回来已经很久了,但是在韶山时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我们的脑海里,那座茅屋,那张课桌,那张路线图,一张张照片,一首首诗词,这一切都诠释了我们此次党性教育培训的精神食粮——韶山精神。韶山精神只有十六个字,即“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与近日习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话相结合,我认为初心就是我们在观看革命前辈们为了新中国不畏难险,流血牺牲时,从内心深处留下的眼泪,初心是我们为了梦想背上行囊时的豪言壮志,初心是我们在党旗下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初心是我们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豪言壮语。我们要牢记这些,要常常去回味,去重温,将“初心”铭刻,将信念永筑。 今年是建国70周年,7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我有记忆开始到,衣食住行用都在改变,从小时候撒尿活泥巴,到现在孩子们的智能玩具,从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到现在的学步鞋、运动鞋、健步鞋,从小时候跑十几里山路发电报,到现在的微信视频聊天,从小时候泥泞的上学路,到现在家家户户的小轿车,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生活水平、科研能力、社会保障、工业水平,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发展和改变,而这些改变,不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所带来的吗? 初心不忘,才能牢记使命。此次韶山之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是还不够,我要将学习到的思想和感悟真真正正的落实到行动上,使自己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为此次教育培训画上句点。最后我想用毛主席诗词《七律·到韶山》中的两句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