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红岩精神——饶国模故居

作者:陈佳旭  2019-12-02 15:03:27   1880 阅读

image.png

饶国模故居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红岩村52号,是一座中西式结合的砖木结构小红楼,占地面积约7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共有房间10间。从外观上看,形似两层,内部实则三层,每层上楼的楼道都隐藏在一个房间里极为隐蔽。故居大门匾额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题写。

饶国模(1895-1966),四川省大足县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胞妹。早年在成都益州女子师范校读书,毕业后在铜梁县立小学任教。三十年代初,购买重庆化龙桥红岩嘴二百多亩荒坡地,雇人修水坝,开陂塘,延聘农艺师种植优良的桃、李、柚、葡萄等果树,取名大有农场,并把家迁到农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饶国模任重庆妇女慰劳会委员兼劳动部长,发动妇女群众缝制棉背心数千件慰劳前方将士。

1939年春,因城内办公住宿地点被日机炸毁,饶国模拿出积蓄,购买建筑材料,在红岩嘴建成了一栋二楼一底共三十多间房子,提供给八路军办事处用。先期移驻红岩嘴“大有农场”的南方局领导同志秦邦宪、凯丰等人曾在此楼短期居住和工作。抗战八年中,饶国模还经常在这里宴请南方局和办事处的同志品茗观花、饮酒赏月、吟诗作赋、互相唱和。由于此楼座落在通往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必经小道旁,因此它也起着保护南方局和办事处安全、掩护和隐蔽到红岩的地下党同志和进步人士、爱国青年的作用。此楼的三楼还一度作为南方局与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之一。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曾邀请饶国模共进午餐。1947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办事处人员被迫撤离重庆,饶国模的处境日益艰难。她不顾个人安危,拿出金条帮助中共党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当中共地下党组织需要经费时,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仅有的钱。她还将办事处交还的房子办了一所红岩小学,解决了附近儿童入学问题,同时安排了地下党员任教,继续保持地下党的联络点。1949年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委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6月14日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邓颖超曾说过:“没有饶国模,哪里有红岩。”这位长期人称"刘老太太"的农场主,去世前没有被承认是党员,20年后经破例批准将饶国模归葬重庆红岩。矗立在庄严的革命纪念地的那个高大的青石墓碑上,终于刻上了她平生最希望的称呼--"饶国模同志之墓"。

目前,饶国模故居底楼为“红岩女杰饶国模”生平事迹展览,二楼为历史复原陈列,供广大观众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