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探寻法治初心,弘扬优良传统——记我院学生参加红色研习之旅心得体会

公众号-WE经济法  2021-12-22 10:47:46   1072 阅读

“红色法治研习之旅”是由我校党委研工部、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主办,各学院参与,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探寻中国共产党法治初心,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加强党史校史学习,教育强化红色记忆而积极开展的“寻根实践”活动。

作为2020级经济法学院的代表参与此次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一路走过,经历了这次红色洗礼,看过一座座篆刻着伟人们为新中国奋斗痕迹的历史丰碑,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也学习到了以往并未学习到的知识。

4月2日下午,我们到达了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人民法院,参观了其独具特色的调解室、心理调节室以及审判庭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华池县人民法院设立的家事法庭,营造出了轻松与宽和的审判环境。这正迎合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注重家庭、家教以及家风的思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image.png


image.png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附近的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并观看了电影——《马锡五断案》。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是以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的名字命名的。它是马锡五等一大批司法干部在苏维埃时期司法实践基础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借鉴国内外司法经验以及边区实际情况创立的。其主要特征:“以为民为宗旨,深入实地、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调判结合、便于人民诉讼。”“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这一实践的伟大创举,它不仅为边区新民主主义的司法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新中国的人民司法实践产生了特殊的作用和影响。作为法学生,在今天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汲取“为民、利民、便民”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不断增加司法为民的实际效果,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image.png


image.png


4月3日上午,我们参观了马锡五审判的“刘巧儿”案件原型——封芝琴的故居。该案在20世纪40年代初因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而蜚声全国,成为了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典范、人民司法制度实践的典型,以及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的推动者和宣传者。该案发生半个世纪以来,封芝琴紧跟新中国前进的脚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奉献,同样是新时代我们学习的模范人物。


image.png


随后,我们对南梁革命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如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6月在南梁所说: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南梁,是陕甘红军的发源地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34年11月7日,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诞生,这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同志等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大成果。在数次反“围剿”斗争中,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拥有30多个县域、百万人口的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军民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下午,我们来到了陕北志丹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安革命旧址。先后参观了作为1936-1937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时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叶子龙办公室、中央军委机要科、中共中央会议室、张浩旧居、李维汉旧居、秦邦宪旧居以及张闻天故居。在如此的艰苦环境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革命精神,深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革命家们的艰苦奋斗,何来如今的繁华生活,我们一定要忆苦思甜。


image.png


image.png


当天,我们还为马锡五墓献花,拜谒了刘志丹烈士陵园。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夙愿。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西北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成功解决了陕甘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中的重大问题。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百折不挠、至死不变,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的一生,短暂而辉煌,驰骋于西北黄土高原,扎根于人民群众,几经风雨,几经磨难。他的优秀品质和对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永垂史册,他的英名为人民永远铭记。


image.png


image.png


4月4日上午我们到达了延安,首先参观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学习了陕甘宁边区审判史。作为法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对这一中共法制史上亮丽新篇章进行了解。延安时期,各级司法机关,以谢觉哉、董必武、雷经天、马锡五为代表的革命家、法学家,在苏维埃政权时期的司法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司法经验,结合边区实际情况,改革旧的司法制度,形成了具有边区特色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创建起了我国史无前例的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废除了无期徒刑、改拘役为劳动改造、简便诉讼程序、免受诉讼费、方便群众,实行司法为民的制度。监狱实行人道主义感化政策,司法干部廉洁自律。这些优良的司法传统,在中国法制史上创建了奇迹,奠定了共和国人民司法制度的基石。继承发扬边区司法审判制度,是我们每个法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有益当代、惠泽后世的。


image.png


image.png


结束之后,我们又对延安大学校史馆进行了参观。延安大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创办的一所综合大学,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中国现代史、革命史、党史和高等教育史上均具有独特与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镌刻着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丰功伟绩、浇铸着一代代热血青年的壮丽青春,更留下了党的四代领袖的巨大心血和感情。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


image.png


我们于4月5日到达富平,参观了习仲勋同志的故居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人民殚精竭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高山仰之,风范永存,习仲勋同志的理想信念与高尚品格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我们在富平监狱进行了学习活动。陕西省富平监狱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看守所。就此,在毛泽东同志“人是可以改造的”——改造罪犯思想的指导下,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时代先进性的行刑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立、发展与完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看守所制定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狱政管理法规、制度,奠定了新中国监狱工作制度的基石。今天监狱工作中的劳动改造制度、“三分”制度、计分考核制度、劳动报酬制度、社区矫正制度、监外执行制度等,都可以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看守所的实践中找到发端。8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西省富平监狱这所从陕甘宁边区出发的监狱,从延安到西安、从西安到富平,虽几经迁徙,几经易名,但始终不忘初心,其蕴含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成为新中国监狱不能忘的根、不能丢的魂。


image.png


总而言之,我从庆阳到延安,看到的是风景,学习到的历史,体会到的是革命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要认真学好法学专业知识,积累经验,把自己变成一个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努力为国家富强的优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