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个多么神圣的词语,一个令多少中共党员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书写过历史篇章的地方。怀着无比的崇敬和向往,在省分公司党组的关爱下,我跟随着我亲爱的战友们一起前往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回顾那十三年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去领略那至今仍可鼓舞我们向前的精神,去寻找今后前进中的动力。8月2日,当我们一起踏上这片曾经战火纷纷的土地时,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崇敬的;8月8日,当我即将离开这片热土回到现实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之际,我的血仿佛在沸腾,我感到自己全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历史的回顾
6天的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座座简陋的窑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居住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他们在这里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剿,他们在这里发动了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做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无数精英人才,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在这里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成为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还有那用短暂一生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保育院里那些用身躯甚至是用生命去换取孩子们未来的,彰显人间大爱的人们……我想这些就是吸引我们我们来到延安的原因,这些就是造就了延安精神的原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就是我们这一代需要的精神营养剂。
精神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老师告诉过我:思考比学习重要。我们来学习延安精神,其实最重要的不仅是去回顾历史,而是要将这种精神赋予现实的力量,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五天的认真学习,我深受启发,也思考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精神给予了我力量,我也将从以下方面去践行延安精神。
一、政治上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保持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在2002年撰写的题为“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来到延安,感受了这段历史,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力量的政党,是一个有希望的政党。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他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他才能救中国,十多年的艰苦岁月,这个伟大的政党在这里创造了令世界震撼的历史,令国人受益的成绩,为新中国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深受鼓舞,为中国共产党感到骄傲,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所以在今后我要坚守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为祖国的强大、为中国梦的实现继续前进。
二、工作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要想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那么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显然是不行的。无论我们从事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要把握住岗位工作的要求、特点和衡量成绩的标准,同时又要根据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手段来更好地推动工作进步,取得新的成绩。经营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亦然。就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党务工作来说,也不是一成不变地就可以干好。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从严治党”的工作要求以后,应该来说,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创新工作手段,作为企业的党建部门,更需要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丰富党建工作载体,运用新的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加强支部建设,强化党内组织生活入手,真正抓好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企业中心工作的开展。
三、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从小都在蜜糖罐中成长,从未经历过生活中艰苦的岁月。但同时我们也是不幸的,因为物质的丰富却导致了我们精神的匮乏,我们在生活中互相攀比、奢侈、浪费,常常抱怨工作环境不够好、工资奖金不够高、休息休假不够多……过去,自己没感到这样的抱怨有什么不好,今天经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和现场感受,让我感到羞愧和脸红,我不敢说从今以后我不再抱怨,不再追求任何物质上的满足,但我可以坚定地说:我不会只是肤浅地把物质上的满足等同于幸福,生活中我要节俭起来,精神上我要富裕起来,以精神的追求来获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感!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历史从这里创造,智慧从这了开启,方法从这里改变,事业从这里拓展。我将以这次学习,作为自己今后前进中的力量的源泉,鼓励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