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百科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有什么红色教育培训?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有什么红色教育培训?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又名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麓,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歌乐山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部,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歌乐山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闻名,特别是随着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 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两大"肺叶"之一。辖红岩魂陈列馆、红岩魂广场、渣滓洞监狱旧址等多个景点,以遗址复原和文物图片资料展示等形式介绍了重庆解放前夕,以江竹筠、许建业、陈然、刘国鋕等革命志士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党员和有志之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斗争,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历史;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深刻展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者的崇高境界和理想情操。195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歌乐山原“中美合作所特警班大礼堂”遗址上修建了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1963年,重庆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建成,恢复了白公馆、渣滓洞的原貌;1985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由邓小平题写园名。1993年增挂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牌。

♥️冰冰♥️
607 0

弘扬红船精神去哪里参加培训呢?

弘扬红船精神去哪里参加培训呢?推荐浙江大学培训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是浙江大学最权威、最专业的法学继续教育和高级研修培训机构。近十年来,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人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司法等系统公职人员、律师与企业法务人员等高端研修培训教育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已发展成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直属的重要办学部门。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中心依托并融合浙江大学和光华法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领域的培训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和实力。中心在多年的培训工作中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团队,汇聚了一大批法哲学、公法学、私法学的著名学者,形成了基础宽厚、学科交叉、规范实证的学术模式和特色。对实务性较强的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精英及业务骨干培训,我们还将邀请相关部门的官员进行权威讲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现中心已逐渐成为浙江地区乃至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和实力的、以法学为主兼具综合性的培训基地,并作为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积累了丰富的培训工作经验。为全国多个省(直辖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尤其是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公证与律师机构领导和业务骨干开展培训和进修项目。现有40余个高端研修项目,其中以人大监督地方立法项目、政府依法行政与法治能力提升项目、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素能提升项目、警衔晋升与监狱干警能力提升、公职律师培训项目、高端律师新型业务能力提升项目、维稳信访专题研修项目、中青年领导干部项目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中心每年主办近300个班次,进修学员近2万人次。目前,中心的各类培训项目正朝着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地处国际级西湖风景名胜区,东临六和塔,南临钱塘江,西接九溪十八涧,北靠月轮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校区内古树成荫,山泉汩汩,小桥流水,松鼠嬉闹;红砖绿瓦错落其中,名家云集,学术淹灌,遐迩争传,散发出深厚的人文韵味,是难得的学习静养之所。我们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

李军
716 0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有哪些?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有哪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隶属于石家庄红色传承教育中心,中心立足燕赵红色沃土,整合河北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开启“西柏坡红色教育2.0 模式”,基地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己任,以“红色传承、不忘初心”为宗旨;面对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开发了系列培训课程。课程采用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红色寻访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去感染、教育人,让每一位学员在切身的实际活动中领悟红色精神,从而使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中心是河北省红色教育的一面艳丽的旗帜,也是弘扬、传承西柏坡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心被多地党政机关、党校、组织部门、大型央企选定为西柏坡精神培训基地。2018年1月至9月底,接待培训班次超过220班次,培训学员超过1.5万人;位居河北红色教育前列。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师资对接中共八大党史研究基地之一(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党史专家、教授;河北省委党校、石家庄市委党校、西柏坡纪念馆专家团队;河北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政府专家等知名专家、教授六十多名,副教授、讲师二十多名;带队班主任二十名。2018年,中心主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精品课程,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独树一帜;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和广泛的好评。中心红色体验课程邀请现役或退役军人担任领队,指导学员军容军纪,队列严整,风貌焕然一新;带领广大学员红色体验,口号铿锵有力,行动协调统一,令学员油然而生自豪感和使命感!石家庄基地外景课堂授课学员住宿温塘基地外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外景(板山基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外景(板山基地)除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外,中心还联合石家庄(开国第一城)解放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狼牙山、白洋淀(雄安新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起,满足培训机构的不同培训需求。

Smile?
1340 0

贵州遵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贵州遵义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中心简介遵义市红魂立德教育服务中心位于遵义市委党校老校区,是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批准下成立,并得到了遵义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遵义的重要指示精神“要运用好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一边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边深入挖掘遵义会议的精神内涵以及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致力于为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党员干部提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从2017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至今,短短不足一年时间里,中心表现不俗,培训班次一举突破238个,培训学员逾1万人次,对遵义的红色培训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培训按照“严、活、强、实”相结合的原则,让学员们多角度深度学习,在追寻伟人足迹、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又能对所有学员的组织力、执行力、才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展示考评。培训管理突出“严”培训全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员着红军服,按照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建制规范划分军团,培训采取“训前动员、训中反馈、训后总结”的办法,对培训期间学员的表现情况和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管理,并通过建立建制管理制度、加扣分管理制度、互动教学制度、列队点名制度、先进典型评定制度、统一管理制度、宣传汇报制度、微信群沟通制度等八大制度对培训班进行全程规范化管理。培训方法突出“活”依托遵义会议会址、红花岗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遗址、苟坝会议旧址、息烽集中营等一批红色资源,中心采用现场教学、微党课教学、专题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拓展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以“扮演一名红军战士、瞻仰一次革命圣地、深入一处历史现场、缅怀一次革命先烈、体验一次长征生活、重走一趟红军路、参与一堂红色课堂、净化一次心灵、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多元化教学,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以史育人,以情动人,引导学员全情投入,做到学用结合、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从思想、阅历、作风、身心等各方面帮助学员们全面提升。

骆松紫
564 0

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建立的纪念馆。1962年建在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城文庙内,于1962年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5月在城东魁山西麓修建新馆,即如今我们看到的黄继光纪念馆,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纪念性景区中有中朝友谊亭、汉白玉浮雕和英雄献身雕像。黄继光纪念馆为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基地简介:1962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中江县修建“黄继光纪念馆”,1987年纪念馆搬迁至中江县城东魁山脚下。纪念馆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由5个陈列展览区、1个综合性展区、1个影视展区组成。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党性教育培训基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为了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而建设的纪念馆,纪念馆按照“自然、简朴、生态、科学”八字方针,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基地简介:纪念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0平方米,陈展面积10748平方米。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寓意新生和希望。纪念馆包括“三遗址两馆一中心”,即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沙坝地震断层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主馆、副馆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心。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0年12月21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邓小平故居邓小平故居基地简介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幅员面积3.1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近20处,如翰林院子、蚕房院子、邓绍昌墓以及邓家老井、放牛坪、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景点,充分展示了邓小平青少年时期的活动足迹。小平故居邓小平浮雕像1904年8月22日(清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二日),邓小平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一座普通农家三合院里。邓家老院子是一座坐东朝西的传统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大小房屋17间,穿木斗平房,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建筑具有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充满浓郁的蜀乡风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院前梯田层层,夏日荷叶青青,稻花飘香。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都居住在这里。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故居的北厢房,并在这里度过了他青少年时期的15个春秋。邓小平故居邓家老院子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1998年2月亲笔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的匾额。正堂屋是当年邓家接待客人的地方,正堂左边居室是小平祖母戴氏的住房,右边是小平父母的居室,挨近父母居室的是弟弟邓垦、邓先治的住房。室内分别存放着红色柏木雕花床和简单的衣柜桌凳。北转角是邓家饭厅,存放着一张普通的方桌和凳子,当年邓家十几口人在这里用餐,饭厅后侧是厨房和猪牛圈。东南转角处是邓家的作坊屋,很宽大,一分为二,一半是粉坊,一半为酒坊。粉坊内至今还存放着一副石磨。南北厢房造型格局基本相同。南厢房一共三间,两边是客厅,中间是过厅。北厢房一共五间,紧挨饭厅的那间房屋是小平当年的起居之所,约20平方米,里面存放着小平当年降生的雕花木床及衣柜,靠窗户边摆着十分普通而又不同寻常的一张桌子和凳子,桌面上小平当年读书习文用过的油灯和纸、笔、砚至今尚存。其余四间分别为横堂屋,是姐姐邓先烈,妹妹邓先芙、邓先群的住房和堆放农具的地方。邓小平虽然在故居生活只有短短的15个春秋,但养育之地却令伟人终身难忘,后来他一再嘱托“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这句话也成为广安市人民政府的拇指先生中华名人故居系列:邓小平故居故居内原设有三个图片展室、七个文物展室。陈列主要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八个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的革命历程。今天重新拜访这座被当地称为“邓家老院子”的三合院,只见粉墙黛瓦、木柱石础、青石铺地、院内铁树绽花、屋后竹影婆娑,庭前河塘泛绿等自然景色蔚为奇观,与四周相映成趣,充盈着浓郁的蜀乡风情。据说,这院子是经过了邓家祖辈三代人的努力方才建成。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共十七间瓦房。北厢房是邓小平曾祖父邓心早所建,距今约二百年;正房是他祖父邓克达所建,距今一百多年;南厢房是他父母所建。解放前邓小平祖辈三代就住在这里。邓小平在此度过了十五载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反映邓小平故居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邓小平故居》最为有名。四川党性教育培训基地-朱德故居暨朱德铜像纪念园朱德故居暨朱德铜像纪念园基地简介馆内新颖独特的“声、光、影”等多种展示形式真实全面的再现了朱德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2007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陈列精品特别奖该馆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朱家大湾。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的三合院瓦房,四周有3300平方米的竹木园林。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名,整个馆区由五个展厅、书画厅、接待室组成,展厅通过文物、文献、图表、照片等反映了朱德的生平事迹;诗书画陈列室展出当代名人为怀念朱德而作的诗画;配以宽大的回廊、假山,喷泉以及园林花草点缀,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大坝正中朱总司令汉白玉雕像,再现了一代元帅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风采。朱德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居住过13年。1980年7月朱德故居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有建筑面积2560多平方米,园林面积13400多平方米。

兔纸蹦哒哒
9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