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为红旗渠题词
历史是非常好的教科书,深刻的历史不会因为时代的久远而失去其价值,变得淡薄。当前,我们不断提倡红色教育,其实,这也是一种铭记历史的方式,它可以帮助走得更远。接下来,林州市委党校来简单说说历史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哪些。铭记一段历史,在坚定信仰中,根植于我们***党人心中的红色基因,给了我们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驱动力。正是这份红色基因与坚定信仰,使得***党人无论是在***岁月,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抑或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走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不忘曾经出发的路,始终带着一颗初心,不断攻坚克难,走向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红旗渠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林县人民在修筑红旗渠过程中孕育出这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红旗渠始终被人们所铭记,并且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当下,红旗渠红色精神培训有什么样什么意义呢?红旗渠精神与历史任务或时代精神需要高度契合。中华民族抑或中国***党有三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民族跃升(开创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每一历史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强大精神的支撑,在民族独立过程中,特别是中国***党领导的中国***过程中,产生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等。民族富强道路上产生了红旗渠精神在内的更多精神,在这些精神支撑下,我们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业绩。那么在中国***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亟需建构一种新的更强大内含更丰富的圆梦精神,以支撑我们实现超越,这个圆梦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民族精神、***精神奠基,这需要对既有的各种精神品质进行挖掘,借助其内含的时代因子,同时开创新的精神因子。
林州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吸引了很多游客以及学员、党员等前来参观学习,同时我们也需要大力弘扬、传承好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旗渠精神发挥出它的魅力和风采。红旗渠精神培训中心也是以这个为使命,在传承和宣扬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人们吃饭都是问题的年代,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憋着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才有了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从而修成了红旗渠。牢记为民宗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是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光辉典范。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解决林县人民较为直接突出而又迫切的吃水灌溉问题。没有群众的愿望,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的内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不是依赖国家,向上伸手的产物,而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原则,主要依靠林县人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而成的。因此红旗渠工程的兴建,突出表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又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上马,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历经艰辛修建而成的,这使艰苦创业精神表现得十分明显;红旗渠工程规模较大,参加施工人员众多,如果不是全县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以大局为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难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所以,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同样突出表现了团结协作精神;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80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集中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当代红旗渠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时刻前行。
●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为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杨岳彬等三人为候补委员。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
一、根本的东西要守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是立军之本、强军之道、制胜之源。85年来,正因为守住了这个“根本”,所以确保了部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各项使命任务的完成,确保了我军军魂不变、宗旨不忘、本色不褪。“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如果忘了“根本”、丢了“根本”,人民军队就会变质、变色,就不成其为“人民军队”。>>二、让“生命线”焕发生命力让“生命线”焕发生命力,旨在把虚功做实、把软的做硬。最根本的是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在聚焦打仗服务打赢中发挥作用、接受检验,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三、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必须继承古田会议蕴含的问题观,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坚持脑子里想着问题,眼睛里盯着问题,手里面抓着问题,既要有解决重大问题的勇气,又要掌握从具体问题入手的方法,既要有抓问题的敏锐,又要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增强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1929年,经过艰苦奋战,红四军相继开辟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随着形势的发展,红四军党内在如何建设军队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同认识——有的把党对红军的领导说成是家长制;有的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有枪杆子就行;有的不愿在艰苦的农村建立根据地,只想“走州过府”流动游击……要不要坚持党对红军的领导、怎样领导?红军向哪里发展、怎样发展?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完成?归结起来,就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这是红军政治工作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面对这个历史性课题,红四军在古田会议之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8次召开党代表大会,都未能形成共识,找到答案。争论,引起了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高度关注。1929年9月,在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中,党中央旗帜鲜明地肯定了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探索,明确指出红军由前委指挥是决不能动摇的原则,要求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倾向。
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上,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大会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代表前委起草的约3万余字的8个决议案,总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其中第一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后来编入了《毛泽东选集》。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为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