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恒越文化教育中心是从事遵义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是遵义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学院(遵义市唯一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红色培训学院、唯一开展红色培训的国有企业)战略合作机构,依托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茅台三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息烽集中营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花茂村、田家沟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大发渠、大坎村等当代先进党员创业点,致力于为全国各地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提供全面、契合新时代发展的党性教育,革命信念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全国共有10个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按地域分,分别是:1.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截止至2014年)。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处所在地、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3.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南岸私塾旧址、毛泽东父母墓、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等历史遗址和纪念性建筑。馆藏文物、资料达6万多件,名人字画1000多幅,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邓小平手书“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十个大字。纪念馆主要有生平展区和专题展区(即遗物馆)两处,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从立志救国、探求真理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辉煌人生历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毛泽东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5.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由郭沫若题写馆名。国家一级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6.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占地一万平方米,由会师陈列馆和会师广场两部分组成。会师陈列馆分上、下两层,主要由序厅、展厅、管理用房三部分构成。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7.宁夏固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2005年9月18日落成,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五部分组成。海拔2832米,距固原市区50公里,距隆德县城14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既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的红色旅游景点。江泽民为红军翻越六盘山纪念亭题词“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河北平山,西柏坡纪念馆,前身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55年,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8年,因修建水库、革命遗址搬迁。197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开放。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西柏坡纪念馆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截至2016年,该馆馆藏革命文物有2000多件,其中一级品8类15件。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先后到西柏坡参观视察。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9.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属于近现代纪念性专题纪念馆,隶属嘉兴市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建馆之初,馆址设在湖心岛。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南湖成为旅游风景区。2006年建立新馆,新馆于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0.湖北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湖北省委批准兴建的,2006年5月28日奠基,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八十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生动的展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时期,十年红旗不倒的悲壮历程及其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突出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造就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充分展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雄的山——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业绩——英雄的精神”。
目前,中组部共确定了13个全国党性教育特色基地,按地域分,它们是:1.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大钊故居、平西抗日战争教育基地、中共海淀区委党校、中共西城区委党校。2.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3.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4.山西省。右玉精神教育基地、武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5.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纪念馆、中共乌审旗委党校。6.辽宁省。"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雷锋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中共辽阳县委党校。7.吉林省。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8.黑龙江省。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9.上海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陈云纪念馆、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10.江苏省。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11.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中共长兴县委党校。12.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党性教育基地、金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3.福建省。古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谷文昌精神教育基地、军门社区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东山县委党校、中共上杭县委党校、中共寿宁县委党校。
中南大学由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占地面积5886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5万余名。其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具有行政管理和办学职能的二级单位,学院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校训精神,践行“优质办学、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办学立足有色、铁路和医疗卫生系统三大行业,兼顾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紧紧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优势,整合多方办学资源,每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各类社会急需的管理和应用型人才,现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培训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融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培训特色和优势。
青岛大学现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715亩。学校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理念,经过一百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规模较大,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青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青岛大学开展成人教育与短期干部培训的专门机构。学校培训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并整合校外资源,为全国各地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骨干等提供高质量短期培训服务,形成了“课程设置量身定做、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教学管理严格有序、师资配备优中选优、学习服务周到细致”的培训特色。
西北政法大学位于古城西安,是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承担包括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和西部基层全部3个类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任务。学校秉承“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坚持“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求,学校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专职负责党政干部短期培训的承接工作。培训部在学校法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整合陕西省光荣的革命传统,努力打造“业务能力”与“党性修养”并重的新模式,得到国内众多党政机关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重庆大学法学院培训中心是重庆大学为举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端培训项目而在法学院专门设立的中心。培训理念是“一流名校、强大师资、细致服务、注重效果”。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流的师资力量、完备的学科体系、灵活的培训计划、丰富的教学方式、严格的质量管理,展示了重庆大学高端培训项目特色。中心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不断拓展大学服务社会的新渠道、新方式,努力成为国内法治与管理领域的重要培训基地,受到广大参训单位及学员好评。
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承担党政干部与企事业单位培训的重要机构,是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委政法委确定的“重庆市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主要承办单位。学院秉承“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集合西南政法大学优质师资及重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下设法治项目、党性教育项目、律师仲裁项目等中心,着力于全国各地公安、法院、检察院、监狱、司法等各类人才的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承担省(市)级培训以及地方、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委托培训,形成了多类别、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格局,是西南地区最专业的党政干部及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之一,受到委培单位和受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0多年来,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具有长期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的实践和传统。 近年来,学校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区域由中西部覆盖到全国,培训对象包括教育系统职业院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渉农企业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型职业农民等,年培训规模均达到1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