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三峡博物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聂荣臻故居等
遵义好的红色教育基地有遵义会议旧址。
在我党历史上,“党性”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誉为党的建设方面的经典文献。它第一次回答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什么以及怎样增强党性原则和党性修养的问题。书中指出:“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里将党性从组织层面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党性就是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的一种外在表现。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并且强调:“我们要使许多自觉的个性集中起来,对一定的问题、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有统一的意志,这是我们的党性所要求的。”这一论述从个人与组织、个性与党性的关系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及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它表现在党组织整体上,集中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优良作风等方面;另一方面,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性还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工作作风、纪律观念和工作实践等方面。1941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加强“全党特别是军队中干部与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党性学习”。此后,“党性教育”这一概念经常出现在党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之中。《中国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党性教育”指的是“用无产阶级的优良特性、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对每个党员进行本质的改造”。从内容上看,狭义上的“党性教育”是指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历史传统、优良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广义上的“党性教育”则还包括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从形式上看,狭义上的“党性教育”主要是指与上述内容相关的集中辅导授课;而广义上的“党性教育”,既包括有组织的集中教育,也包括日常的党员个人教育。作为党员,要把加强党性教育作为毕生的追求去努力、作为终身的任务去坚持,通过经常性学习教育,不断入脑入心,促使自身信仰更加坚定、党性更加纯粹,实现修养增强、思想升华、境界提高。首先,要尊崇党章、学好党章、贯彻党章。党章是共产党员的行动指南。每一名党员都应该把学习党章作为锤炼党性的必修课,在学深悟透中强化党章意识,以党章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要严守党规党纪。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从内心深处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越红线,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
一、“党史”专题课:1、学习百年党史 牢记初心使命;2、知来路 启新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3、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4、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启示;5、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6、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7、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时期党的历史;二、西柏坡精神专题课:1、不忘初心-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2、西柏坡精神解读;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4、西柏坡与赶考精神;5、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7、西柏坡精神的力量;8、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三、公共专题课: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2、法治中国建设与宪法权威维护;3、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展望;4、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媒体策略;5、美国全球战略与我国安全形势分析;6、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现场教学课:1、西柏坡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2、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居旧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3、中央统战部旧址-协商建国照千秋;4、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为国捐躯的革命英烈5、沕沕水水电站-我党我军第一座水电站;6、曹火星纪念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纪念馆-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8、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9、直隶总督署-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10、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革命红色基地,军事人才摇篮;11、白洋淀-华北明珠,抗战传奇;12、冉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敌后抗战,地下长城;13、狼牙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4、唐县白求恩柯隶华纪念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15、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九千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16、李大钊故居纪念馆-革命先驱;17、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18、正定-千年古城,总书记从政起步之地。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伟大历史,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2月20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一)用“三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是31日上午,习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二)用“六个进一步”深刻阐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第一,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二,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第三,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第四,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五,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第六,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2日,习近平在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三)从四个方面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出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务求实效。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史教育:1、了解党的理论发展史,党的发展过程,理解当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2、中国共产党史是中国史的一部分,通过党史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国文化;3、通过学习党史来学习党内外伟大先驱的事迹,了解他们的奋斗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当代史中的贡献;4、通过学习党史可以间接学习社会史、文化史等等,拓宽自己的视野;党性教育: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史、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后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当代中国的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共产党员,都要珍惜这份遗产,认真学习和传承党史、国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就能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意义是:1、汲取精神之钙。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钙”,将其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内生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步稳力沉,永不懈怠。2、汲取理论之魂。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理论精华,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3、汲取奋进之力。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涵养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4、汲取为民之情。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