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心有方向 脚有力量

来源:理论网  2021-07-08 17:16:59   760 阅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个人把握前行方向、增添奋进底气、走向成功彼岸的最佳途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远方,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但从脚下走到远方,中间有很长的路,因而方向至关重要。方向正确,前进才有意义。一滴滴汗水,一步步丈量,才能见证未来的模样。

学史鉴明来路 坚定方向之要

心有所信方能心有所向,心有所向方能脚生力量、抵达远方。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近代以来,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是将家国情怀融入骨血、化为思想,亦成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的力量之源。

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为挽救黎民于水火、民族于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为探寻中国走向何方这一时代问题,付出了不懈努力。

在李大钊、陈独秀等的影响感召下,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觉醒者们”发动无数爱国青年和工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为实现理想而苦苦追求。五四运动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最终认识到:要想医治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唯一的药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无数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有甘洒热血、全力以赴的勇气和力量,历经苦难最终走向辉煌。

青年鲁迅为了弥补中医困缺,能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赴日学医,但异国求学所见所闻皆是祖国之困苦、人民之伤痛,因而他毅然弃医从文。此后,鲁迅坚持用文学作品唤醒麻木的国民,将个人文字的力量转化为民族思想的力量,为民鼓与呼,为国抗与争。

青年毛泽东放弃最初当教员的梦想和安逸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走遍万水千山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在革命导师李大钊的影响下,他带领蔡和森、何叔衡等新民学会会员走上了革命之路,并参与缔造了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20世纪50年代,国家将自行研制导弹、火箭的这一重大任务交给旅美学习深造的钱学森。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和美国的威逼利诱,正值英年的钱学森毅然作出抉择,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推动航天伟业、国家安全、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等作出巨大贡献。

方向,并非来自远方,而是源于脚下。方向,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找到方向,需要认识,需要研判,需要抉择,需要力行。

力量,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储备。力量,不仅胜于一时迸发,更考验持久的毅力。拥有力量的途径,源于信念,源于积淀,源于砥砺,源于勇气。

思史汲取经验 赓续精神之风

“国之大者”需要精准定向,“人生大计”同样离不开正确导航。不管是谁、无论在哪里,只有思考并汲取“四史”之宝贵经验,弘扬红色基因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之风,把梦想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才能光耀时代。

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从过去走来,也必将依靠人民走向更加壮美的未来。共产党员只有融入群众,才能使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就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的典范。15岁,他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川文安驿公社,初到农村也曾经迷惘、彷徨。但为了尽快适应知青生活,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农民的转变,习近平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和农民一起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经受住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考验,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吃苦耐劳的好后生”。22岁离开黄土地时,习近平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方向。

人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每个人都不缺美好的梦想,但高远的理想却并非俯首可拾。没有人生的方向,是没有方向的人生。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园。有人守护团圆,才有万家团圆;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反动派第一枪,到秋收起义、血战湘江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无数优秀中华儿女英勇献身、血洒疆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今日之中国可以告慰忠烈英雄了。

漫漫旅途,最重要的是方向,而不是里程。茫茫人生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方向、一种力量。人生并不漫长,看得见世界,认得清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抵达远方。

没有方向,灵魂只能流浪;没有力量,远方只是梦想。用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抚慰疲惫干枯的身心,仅能温润和激励一时一地。其实走向远方的每一步,都有风霜雪雨考验,都是孤独寂寞相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路上会面临荆棘丛生的坎坷路,前途未卜的分岔路,山重水复的攀山路,几度寻路无门,几度累到极限,只要为了理想,就能坚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发展寄予殷切期盼,并为其指引人生航向:“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悟史砥砺心魂 勇挑担当之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当代青年人的长征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对芸芸众生而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对历史长河而言,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只有去了远方,才知天地有多么辽阔,风光有多么壮美,而远方给予的不会辜负曾经的努力奋斗。

新时代青年,成长的舞台更大,出彩的机会更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加多元,但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家国的担当一点也不会减轻。浮云遮眼、乱云飞渡、波诡云谲、魑魅魍魉,无时无刻不在诱惑、干扰和考验着人,是否能练就慧眼、强大内心、筑牢防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得。固守成果不前,终将无果;坐享其成不进,终为其成所累。这个道理经年不变。

梦想其实就在日积月累中开花结果。大自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水滴能穿石,朽木不可雕。人生路上,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雄鹰向往蓝天,骏马心仪草原;雪莲心在高原,幽兰更恋深谷。万物皆有法,苍生各有路。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不惧风霜雪雨,用力扎根,蓬勃生长。

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科研人员披星戴月攻关,有多少人以青春之热发青春之光,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为了选择而拼搏精进,为了信念而铁肩担当。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在组织安排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为带领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而辛勤工作。2019年因遭遇山洪,黄文秀不幸遇难,用美好青春践行了青年党员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21年4月,30名清华北大学子响应祖国号召,选择携笔从戎、参军报国,用智慧和汗水在人生征途上,在强军兴军的宏伟画卷上,书写别样的热血青春。

一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基层一线就业。他们在人生十字路口,承载各方期许,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离家乡人民最近的地方。

真正鞭策人生的是表率和示范。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只要方向对了,就不要急于求成,日拱一卒、努力前行。

只要心怀“国之大者”,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胸襟,挑起肩上的重担,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即便“世界以痛吻我”,我亦“回报世界以歌”,那些命运给予的苦痛以及悲伤,终变成更隐蔽的赐予、更丰富的补偿,而且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开出灿烂的花朵。

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灵魂与身体并驾齐驱的旅途,只要保持勇敢和坚强,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朝着梦中的追求出发,向着理想的彼岸远航。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