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历程中,无数的共产党员与党共同成长,生死与“共”。朱国栋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国栋,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皖西三路游击师宣传员、红28军82师政治部宣传员等。他曾经历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跟随红28军经历了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曾参加过大小50余次战役,屡建战功。而他担任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期间,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的一生正如他所回忆的那样,“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一直到咽下这口气。”
突围:生死存亡路
1935年,面对红军在鄂豫皖边区的不断壮大,国民党采用军事、政治齐头并进的反动方针,对活动在鄂豫皖边区的我红28军进行猛烈攻击。在鄂豫皖边区红28军82师政治部任宣传员的朱国栋被派遣到二营负责做干部和群众工作,随部队在鄂东、鄂北、豫南、皖西等地迂回作战。
6月初,部队辗转迂回到麻城与黄冈县交界的桐梓河附近,突遭敌人重重包围,所有战士不畏强敌,同围攻敌人厮杀搏斗,终因敌强我弱,我军大部分壮烈牺牲。年少的朱国栋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惊险的十几天。他与大部队失联,孤身一人在逃亡中寻找红军。当晚,他为了不连累无辜百姓,决定进入深山隐蔽。饿了,就吃山楂、毛栗子等山果;渴了,喝几口泉水;天黑了,找个洞穴就能休息。一周内,经过多次进出、仔细侦察,朱国栋终于发现了较为安全的出口,吃到了七天内的第一碗饭。
但是,朱国栋马上就遭遇到了敌人的袭击。多亏当天的夜空暗沉,朱国栋向着稻田里猛跑,躲在稻田中甩开了敌人。他在水田中蹲了两三个小时后才慢慢出来,成功躲过一劫。
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后,朱国栋又振作起来,继续走上了寻找红军、寻找党的跋涉之路。朱国栋前后途径了黄冈、麻城等五个县,最后终于在孝感的山区找到了部队,朱国栋如释重负,却也十分难过——他所在的部队只剩下自己一人。但朱国栋来不及悲伤,就赶紧随部队继续行军战斗。
朱国栋(右一)90岁寿诞
抗日:舍身卫家国
1938年3月初,作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四支队一员的朱国栋跟随部队进入皖中抗日战场。部队的物资严重不足,甚至遭到了国民党27集团军的嘲讽,“日军是飞机、大炮,我们这么好的武器都抵挡不住退了下来,你们拿着几杆破步枪也敢前进?”
双方作战条件差距悬殊,按照战略指挥,朱国栋所在的四支队主要开展敌后游击战,寻找机会打击敌人并撤离。尽管如此,这支部队还是一直在等待着时机,“一定要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棋盘岭正是一次机会!朱国栋和另一位教导员去侦察地形,发现了日军向中南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并且发现周围有很长的山坡,周边树木茂密,很适合隐蔽埋伏。
9月,部队潜伏在村庄,战士们积极做好战斗准备,把枪擦得铮亮。一天凌晨3点,部队出发,要在天亮前进入伏击阵地。上午8点,日军的运输卡车按预想出现。排长率领战友们连续投掷手榴弹,并给予敌军枪械打击,成功打乱了敌军计划。战士们的子弹打完后并没有退缩,而是以身为盾,和敌军展开了肉搏……
朱国栋则敏锐地发现伏击在货车下的一个敌军。他立即用最后一粒子弹将敌人击毙,并缴获一把步枪、两盒子弹。
在这次战斗中,部队凭借步枪、手榴弹和机关枪,一共炸毁日军卡车50多辆,击毙敌军70余人,还缴获步枪30多支、子弹千余发,另有一大批防毒面具等军用物资。此后,朱国栋的部队共进行过大小战斗70多次,开辟了皖北抗日根据地,到了1939年,部队挺进皖东,进入新的抗日战场。
剿匪:机智立大功
1946年初,日本侵略者虽已投降,但仍有反动残余土匪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和革命进程。2月春节过后,时任吉东警备二旅政治部组织科长的朱国栋跟随部队进入敦化剿匪。
大蒲柴河大队的中队长张永春是原抗日联军的叛徒,表面上接受了共产党保安司令的收编,暗地里却与本屯治安维持会会长常振帮(伪警察署长)、伪保长石达山互相勾结,后率队叛变为匪。3月,队伍接到张永春投降书,决定由旅参谋长带领一个营及几个参谋前往大蒲柴河收降张永春匪部。朱国栋随行前往,协助工作。
到达张永春据点后,队伍领导与张永春谈判,一一回答了他所担心的问题。而张永春也接受了我方的条件,一切似乎进行得很顺利。
但朱国栋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当地的小学校中发现的两本精装图书不太对劲,分别是《联共布党史》和《列宁主义问题》。这两本书在当时,即使是延安都少有,更何况是在远离革命中心的山沟里。于是他便向教师们打听书的主人,经他的不懈追问,才得知有位抗联的干部死在了张永春手里一事。朱国栋马上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把这一发现报告了领导。为保证队伍的安全,领导决定完成了收编任务,返回敦化后再查明真相。朱国栋的这次发现也为日后逮捕张永春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从三年解放战争,到1953年转业到地方,从一名战士到一名领导干部,尽管身份在变化,朱国栋从未离开党,始终追随着党。1962年3月起,他担任长沙铁道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在21年的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带领党委班子,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为加快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工程技术人才。在中南大学组建以后,朱国栋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行动,为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付出努力。离休之后,他也始终坚持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不顾年老体弱多病,不辞辛劳,不要报酬,积极组建院、系两级关工委。他77岁高龄时,仍然坚持每天上午上班,亲自撰写关工委工作计划和调研报告。他长年坚持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作报告,给青少年讲革命故事。
“我只要能够活一天,我就要用全部的热血和生命,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朱国栋一辈子都在践行这一想法。他自十几岁起,加入革命军队,成为中国共青团的一员,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来,始终跟随着党,与中国共产党同生共死,为国家人民的利益奋斗。就像他所说的:“革命虽然胜利了,但我们不能丢掉革命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将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