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校人权研究中心承办“人权与国际团结”线上边会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2021-07-04 10:23:40   399 阅读

7月2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我校人权研究中心承办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人权与国际团结”中方边会顺利举行。本次边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国内多所人权研究机构、法学院校的教授、研究生近百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



我校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安教授主持会议。我校校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杨宗科教授致辞。杨宗科教授指出,中国的人权话语体系是对国际人权话语的重大丰富和发展,也为未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奠定了价值共识和基础。未来我们仍需通过人权研究和实践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权话语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到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建设中,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志鹏教授以“国际团结的阻碍与突破”为题,谈到了国际团结的缘起、美好目标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冠群博士以中东人权状况为视角,阐明部分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造成中东地区的人权灾难,强调唯有摒弃霸权主义的外交思维,尊重中东国家的合法权益,中东地区的人权状况才有可能得到改善。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副教授基于对干涉主义实践的解读,指出代言其他政治主体自主性的话语策略实际上属于一种更为复杂和微妙的干涉主义,提议国内外各界应加强对这种干涉主义的破解与话语策略的剖析。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教授聚焦疫病、人权与人类团结,提及新冠肺炎是种波及全世界的大流行病,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此种状态之下,人权在人们相互承认关系不断扩大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武汉大学法学院翟晗副研究员表示,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受到挑战的普遍冲击下,国际团结真正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国际层面的共识与合作,而且根植于团结价值作为重要的公法价值在国内政治中如何被践行。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以张彭春对《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为例,分享了中国古典政治传统与人权理念的内在关联,以及对我们当今讨论人权与国际团结命题的可能启发。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权的理论思考把人类社会普遍的人权发展与人类的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愿景,国际人权话语体系在全人类层面上的公共性将由此而得到充分凸显。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朱颖教授表示,世界人权观念的重塑和复兴不是回到过去的“理想”,而是面向社会的事实,面向开放的未来;中国近年来在人权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绩,都是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下丰富“世界人权”内涵的最好见证。

常安教授总结到,只有通过国际团结,才能真正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世界人民的福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人权保障历史性飞跃的一百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人权发展、世界人民团结探索的一百年。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呵护这些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国际团结、世界人权福祉才有可能。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