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特稿】接续百年奋斗再谱时代新篇四川大学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来源:四川大学  2021-07-01 14:19:07   463 阅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建党百年来,四川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矢志创新创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砥砺奋斗,科教报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名校阔步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四川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弘扬践行革命先辈为国为民、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初心使命,面向“十四五”建设新征程奋力前行,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



初心照耀启航程

四川大学历来是“四川进步势力的大本营”和“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学校云集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学生领袖和革命先驱,成为四川“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随着国共合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校内党的基层组织逐步发展壮大。1925年下半年,经上级批准,成都高师成立了校内最早的基层党组织。1926年,共青团成都大学支部成立,次年全体团员转党,建立中共成都大学党支部,1927年秋扩大为特支。成大是大革命时期四川地区唯一设立特支的高等学校。同时,成都师大、公立川大也相应建有党支部。学校进步师生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四川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成为当时“全国独善的最高学府”和“西南培养人才的总枢纽”,是中国大学宣传舆论、社会服务和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在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师生创办进步刊物,成立救亡组织,并有800余名师生投笔从戎。无论是在最前线,还是在大后方,学校共产党人和进步师生将抗日救亡、民族图存作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写下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进步师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成都迅速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学校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牺牲在黎明前的黑夜,用鲜血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树立了一座座坚守初心使命的不朽丰碑。



探索前进谱新篇

在共和国明媚的春光中,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新川大和新华大也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在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党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社会主义新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乐章。人民政府接办学校。1950年11月7日,“国立四川大学”定名为“四川大学”,并于1953年10月11日,根据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成为四川唯一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的综合大学。1951年10月6日,人民政府接办“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改名为“华西大学”。向科学进军。1955年,高教部提出高等教育工作“首先应以提高教育质量,切实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中心任务”。1956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和四川医学院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60年10月,四川大学被确定为四川地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创新促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学校党委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上来。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四川大学录取新生917人,成都工学院录取新生805人,四川医学院录取新生576人。1978年,四川大学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医学院也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学校恢复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10月,学校被批准确定为首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同年成立校学位委员会;1982年,学校恢复招收博士研究生;1985年9月,四川大学开始筹建学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数学博士后流动站。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了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四川大学以两次“强强合并”走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前列,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进入新世纪,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三强合一的四川大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的跨越转变,综合实力跻身中国高校前列。



走向复兴创一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四川大学励精图治、激流勇进,抓住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历史性机遇,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绚丽灿烂的发展诗篇,取得了辉煌瞩目的发展成就,豪情满怀步入了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2017年6月,四川大学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校党委书记王建国作《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三步走”战略:力争到建党100周年、学校建校125周年,学校核心指标师均量进入全国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先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2018年3月,李言荣校长作《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全面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办最好的医科,办一流的文科、理科和新工科”的发展思路和“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川大路径,全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川大风格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党建引领,以一流党建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始终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责任有效落实,校园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和谐校园建设深入推进,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21年,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四川大学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13年下半年起,开展为期一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起,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年2月起,在全校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2017年,制定学校《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19年,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21年3月起,高标准高质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党委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目标,教育引导干部师生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全面加快推进学校“两个伟大”贡献力量。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工作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编制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二十五问》,推动基层党组织对标对表、整改提升。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清单》,加强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促进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学校《教职工党支部工作实施办法》《学生党支部工作实施办法》,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细则》《院(系)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等,充分发挥院(系)党委(总支)政治核心作用。举办多场党员干部示范培训班,培训中层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制定《四川大学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制定《四川大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完善管党治党责任体系。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出台《四川大学纪委关于加强日常监督和内部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构建监督执纪长效机制。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制定了《四川大学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课程。2019年成立“四川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全面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和建设工作,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2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积淀,开展“传承弘扬江姐精神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了江姐纪念展馆、设立为“江姐班”,师生自创自导自演的校园精品原创舞台剧《江姐在川大》。



“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打造川大特色“金课”新格局。十八大以来,学校实施“万门课程建设计划”。建成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1种、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进一步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推动全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至2020年,学校64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七,线下一流课程数高居榜首。开设百门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切实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以质图强,打造川大特色一流专业品牌。近年来,学校以“办最好的医科,办一流的文科、理科和新工科”为目标,对本科专业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至2019年,招生专业从131个整合到100个左右。专业结构初步实现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2019年12月30日,我校3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数列全国高校第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阶学习。深化“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建成示范课程128门。实施了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引导学生全过程学习。2018年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成果显著。2019年9月,学校成立“玉章书院”,提升优秀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5个基地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级基地;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获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三。实施4大类计划、23个试点专业的“卓越人才教育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



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自1999年国家开展全国百篇优秀论文评选工作以来,我校累计有2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涵盖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数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加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落实好学校《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及配套制度文件,文理工医分类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计算机学院博士刘大一恒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第一档。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静云等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重组蛋白新冠疫苗重要研究成果。





“双创”教育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双创教育成果获得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全校科创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9849项。在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3金13银7铜,金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五,是迄今六届都获金奖的五校之一,并连续六年荣获“先进集体奖”。连续五届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9项。近年毕业生中独角兽企业创始人7名,入选福布斯、胡润等各类榜单5人,获教育部创新创业英才奖1项。



海纳英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双一流”建设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推进以“双百人才工程”为牵引的人才引育工程,创新全球英才汇聚工程,在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引育及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中开拓进取,内培外引做大人才增量,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出。现有专任教师4600余人,国家级高端人才50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1%,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的一流师资队伍。



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成立师德师风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和师德建设与监督工作小组,引导教师把涵养师德师风和潜心教书育人统一起来。出台《四川大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规范》等制度文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职工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学校先后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钟本和团队)、全国模范教师步宏、全国先进工作者金晓东、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王玉忠、宝钢教育特等奖获得者张红伟、四川师德楷模霍巍等、四川最美教师康焰等一大批优秀典型。



实施“双百人才工程”等,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是持续推进“双百人才工程”,厚植人才沃土,做大海内外优秀人才蓄水池,共计391名优秀人才入选。二是搭建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等引才平台,吸引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多所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千余名青年学者关注、加盟川大。三是设立专项文科人才引进经费和文科讲席教授岗位,引进一流文科人才。首批引进了7名文科讲席教授加盟川大。四是推行专职博士后制度,加快高水平教师和专职科研队伍建设。2020年,专职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占学校获得总数的32%。

建成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我国首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之一。全面推动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四维度教师发展全覆盖体系,即教师职业阶段全覆盖、校院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全覆盖、高等教育培训内容全覆盖、教师发展方式全覆盖。

全面深化校院两级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四川大学校院两级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构建以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院在教师选聘、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



优化学科,促进交叉融合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学校立足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提出了“文优—理进—工改—医强”的学科发展改革路径,持续打造12个重点建设学科(群)和19+X个超前部署学科,推进“医学+”和“信息+” 双引擎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力争使一批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全面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学科体系。

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6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学校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多个学科跨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达到16个,位居全国第9,在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ARWU中排名提升至第163位,在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大幅提升至全球高校第37位;口腔医学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化学自然指数高居全球高校第7位;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工程学5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并列全国第5,19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并列全国第6;矿业工程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中排名全球第6、生物医学工程提升至全球第10,口腔医学、化学工程进入全球前50。





以“医学+”“信息+”为引擎,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2019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推动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正式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交叉中心。 “医学+信息”中心主要着力于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医学+材料”中心主要开展新型医用材料研发与转化应用;“医学+制造”中心重点聚焦高端诊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医工融合项目转化应用。“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下设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



科研创新,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开花结果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们不忘科研初心,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一流的科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交叉跨界,聚焦“信息+”和“医学+”等热点,做真科研、真贡献、真学术,逐步实现着从跟踪模仿到真正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科研立项与经费持续增长。2020年年科研总经费达30.90亿元,其中人文社科科研经费首次超过2亿元。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大幅提升。





一大批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落地开花。近年来,学校先后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其中以四川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12项;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奖324项。在人文社科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98项。



科研平台与基地建设持续推进。获准国家“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由我校牵头的“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9月,“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批,并顺利推进。2020年,学校获批建设国家口腔医学中心、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国家级平台。



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高起点布局“十四五”。2021年1月21日,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启动会在学校明德楼召开。正式启动“物质结构透明计划、未来医学港湾计划、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五大计划。学校按照“创新引领,布局十四五、展望十五年”的总体思路,在制定 “十四五”规划中率先启动“创新2035”五个先导计划,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谋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及时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产生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推动学校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聘请多位两院院士和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作为先导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开放合作,高质量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学习借鉴世界各地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汇聚世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发展要素,不断拓展交流合作渠道与模式,通过实施学生国际化培养工程、举办高层次海外交流活动等举措,主动融入世界一流大学竞争体系,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国际课程周”和“大川视界”两翼驱动,国际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国际课程周”,每年邀请牛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的880多位专家和2000多名学生来校,开设全英文国际课程1100多门,开展创新创业和科研训练项目1000多项,举办国际交流营活动300余个,每年受益学生超过2万人次。2018年4月,启动“大川视界”大学生海外访学计划,每年选派3000余人次到境外百余所学校(机构)访学交流,目前已有项目152个。



合作办学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余所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签署校际合作协议近150个,构建了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牛津大学共建了“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共建了“川大—剑桥深地科学研究中心”等3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



开展高层次海外交流活动。2012年以来,有近10名各国领导人、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0余位世界杰出科学家和著名行业精英等到校访问。2016年成立四川大学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2017年牵头组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流域”高校联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承办联合国第九届水与灾害高层专家与领导组会议,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数百场。

“留学川大”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学校建设了临床医学、中国经济等19个全英语授课专业、500余门全英语课程,2018年以来,吸引了6000余名境外学生前来求学。



凝聚全球校友力量共谋发展。截至2020年底,学校成立了104个地方、行业校友分会,12个学院校友分会。其中国内地方校友会62个、行业校友会29个,海外校友会13个。



服务国家,对接重大战略,引领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文化、医疗等优势,切实履行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创造重要基地及医学国家队的重要职责,创新措施举措,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脱贫攻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服务国家、引领社会的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地企合作模式,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生“金”。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十八大以来,学校承担了各类委托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2.5万余项,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与四川省构建“共设一项资金、共建一个平台、共育一支队伍”校地合作新模式。校地战略合作覆盖四川省11个市州,已与四川8个市州共设“校地合作专项资金”,总规模达6亿元,支持联合研发项目320项,带动各类投资约70亿元,新增产值约30亿元。



秉承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携手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参与四川扶贫工作。从2012年起,定点帮扶凉山州甘洛县、广安市岳池县,同时承担了21家老少边地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任务。学校探索实践了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对口帮扶的2个县已于2019年脱贫“摘帽”,为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为组长的抗击新冠肺炎领导小组,就校园疫情防控、附属医院驰援疫情灾区、科研攻关等作出部署。630多名党员医务人员主动奔赴国内外抗疫一线,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全体队员零感染平安归来,为中国乃至全球抗疫防疫作出积极贡献。65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基层和社区积极参与校园联防联控工作,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学校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5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前路,风劲万象新。站在建党100周年的特殊年份,回眸发展路,数万川大人卯足干劲谋发展,从齐头并进到三川汇流,一代代川大人用不懈奋斗造就了今日之辉煌;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全体川大人将以更加铿锵有力、稳健豪迈的步伐,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书写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华章。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