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筑梦·正青春”主题阅读活动提倡以阅读、演绎等多种方式,再现红色经典中的感人故事。作为主题阅读活动特色之一,广播剧《北大红楼》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统筹部署,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制作,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从北大红楼里走出的革命者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该剧运用“声音戏剧”形式,恢弘再现百年前那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展现以天下为己任、救国救民的人物群像,引导听众对北大革命历史和奋斗精神产生更深了解和感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北京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张春彦对广播剧上线表示祝贺。他指出,《北大红楼》是一部主题突出、内涵深刻的优秀作品。首播仪式在北大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剧中百年后的北大人演绎百年前的北大人,既是对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诠释,又是一堂身临其境的党史教育课。北京广播电视局将继续发挥广播电视、网络视频传播功能,加强宣传推广和文艺评论,让更多听众欣赏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感受信仰的力量。
发布会上,广播剧《北大红楼》主创团队与观众们交流分享了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该剧剧本创作历时近10个月,参考五百多万字的权威党史资料,在广播艺术性、文献史料性上精心打磨,不断调整内容,力求呈现精品。《北大红楼》编剧、制作人徐然从作品的策划、角色的选取、录音方面技术运用、节目录制花絮等方面,将节目制作中的故事、收获的感动与观众娓娓道来。青年作曲家于祥国介绍了本剧的配乐特色和音乐创作理念。
北大师生参与节目录制,扮演百年前北大师生,是本剧形式上的创新之处。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杨在剧中饰演五四学生领导人之一许德珩,他讲述了百年前北大爱国师生身上的家国情怀对自己的触动,表达了看到同学们参与节目录制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而倍感欣慰之情。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会长关玲,原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赵德全,北京大学校史馆馆长马建钧等三位创作指导专家对广播剧进行了推介和点评。
关玲认为,广播剧的最终呈现效果很好反映了策划时的初衷与设想,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期待大家都能从这部广播剧中有所获益。赵德全表示,该剧的宏大主题与叙事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艺术追求得到完美呈现,并以思想上的震撼力、情感上的穿透力,带领观众身临其境重温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光辉。马建钧表示,作为红色基因的源头,北大红楼孕育着担当、责任、爱国精神,也承载着科学、民主、自由、创新精神,还蕴含着抗争、革命、牺牲精神,希望听众们用心聆听《北大红楼》,用行动传承北大精神。
北大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金楠回顾了联合制作本剧的过程,对以广播剧的形式再现北大红楼这段光辉历史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北大师生参与节目录制,是身临其境接受党史教育、体悟前辈初心的生动实践。党委宣传部将全力做好广播剧的宣传推广工作,希望与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继续加强合作,在未来不断推出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党史教育精品力作。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总策划李秀磊宣布广播剧录制完成并即将播出。现场播放了广播剧片段,饱含情感的声音、逼真的配音带观众提前领略“北大红楼”的精神魅力。
诗朗诵、歌曲等形式的表演穿插于发布会其间,使得现场气氛更为热烈。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先生之孙李亚中与北大学生代表共同朗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选段,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了革命先贤追求的理想、抱负与革命情怀。
李亚中在与观众交流时表示,《青春》是祖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着理想砥砺前行。他勉励青年同学们,要把握住青春时光,认认真真地读书,不仅要读前辈的书,还要把自己的经验、感悟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北大教工合唱团、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同台表演歌曲《北大红》,三代北大人共同唱出革命先烈的热血奋斗之情,抒发了北大人对家国的满腔赤忱。李杨,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靳桥、闻天带来诗朗诵《新时代,新青年》,讲述了不同时代青年人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我们都是追梦人》《少年》等歌曲充满活力,表达了北大青年以拼搏激发创新的梦想与立志为国奉献的决心。
广播剧《北大红楼》将于本周在北京文艺广播首播,之后将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多家广播频率及全媒体上线播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