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陕西日报】让爱国主义精神永流传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21-06-16 13:45:49   297 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50多个重点项目大量在内陆部署,工业投资的三分之一在西部安排,开发建设大西北形成高潮。西迁这股洪流,因国家和时代的脉动而奔涌激荡。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一大批来自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卫生、军工等行业的西迁人扎根关中平原、秦巴深处,为陕西、为西部的经济恢复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4月,国家作出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交大人用行动给出了坚定的回答——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交大西迁博物馆展厅内,这句西迁前辈的话激励着无数参观者。

西迁时,交通大学7位党委常委中的6位、17位党委委员中的16位带头西迁。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彭康和校领导成员,接到上级指示的当天,就开始研究和部署迁校工作。

在交大西迁博物馆里,有两张拍摄于1955年5月10日的照片。一张是彭康校长与程孝刚、朱物华、钟兆琳、朱麟五、周志宏5位教授以及总务长任梦林、基建科长王则茂,他们8人前后相随,正行走在一片波浪起伏、成熟在望的麦田中;另一张是大家驻足田垄,面朝广袤的黄土地,在擘画着学校的未来……

按照国家部署,西迁西安后,新交大一年之后要在西安正常开学。一年多时间建一所高质量大学,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我们当时在麦田里一边走,一边看,大家都很满意。钟兆琳、朱麟五两位教授看了这块地方后,高兴得都跳了起来。”一篇回忆西迁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们一行8人,一路步行,穿过麦田中斜插的一条小路,走向即将开发的新交大。

西迁的师生中,既有享誉盛名的教授,也有初出茅庐的教师,还有炊事员、理发师等。他们有的甚至把自己上海的洋房捐献给国家,辞别年迈的父母。6000余名师生和家属踏上西迁的征程,满怀创业的抱负和热情来到了西安。

不到两年时间,在一片广阔的麦田里,一所规模宏大的现代化高等学府拔地而起,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交大奇迹”。

“如果问我,爱国是什么?就是奋斗,就是奉献!”

西安交大退休教授马知恩第一批随学校迁到西安,当年弱冠,今已耄耋。回望60多年前的西迁,他感慨万千:“作为交大西迁的见证者,我们以青春、热血参与书写了这段难忘的历史。坚守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为此感到自豪!”

2020年9月10日,西安地铁5号线太乙路站,伴随着汽笛的鸣响,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师生及社会各界代表一起登上地铁调试列车,追忆着当年交大西迁列车上的场景,一路欢歌笑语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进军。

这一天是西安交大第4个“西迁纪念日”。列车上,几代交大师生情不自禁唱起《歌唱祖国》《共青团员之歌》,回首西迁往事,展望创新港未来,矢志继续奋进,勇担时代重任。

1956年,交大师生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乘坐专列一路踏歌西行。尽管条件艰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那个火热年代交大师生们的追求。

60多年后的今天,搭乘“创新港专列”,交大人向西迁精神致敬,向世界一流迈进。

2020年4月22日,是西安交大人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学校考察,和西迁老教授亲切交谈并参观了交大西迁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当年交大人的西迁,让我们感到无比兴奋、无比温暖。”87岁老教授潘季的话,代表了广大西迁老同志的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我们热烈鼓掌。总书记向我们老同志抱拳问候,关怀之情令人感动。”耄耋之年的西迁老教授们深情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亲切话语既是对以西迁老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奋斗奉献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