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沙龙”活动在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讲堂开讲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6-15 10:40:02   311 阅读

2021年6月10日晚,由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写作指导中心(筹)举办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沙龙”活动在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讲堂开讲。本此沙龙邀请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他以“有关学术写作的两个话题:术语;归纳哲学的危机”为题,分享了他对学术写作的思考。《学术写作与表达》通选课的选课学生和部分北大师生、校友参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主持沙龙,并代表北大写作指导中心(筹)向曹文轩颁发了顾问聘书。

曹文轩的演讲主要围绕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的话题为术语。他认为,概念用最简短的言辞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对现象的浓缩,而术语又是概念的浓缩。术语的运用是理性思考的重要特征,不仅鲜明地呈现出议题的核心内容,而且便于读者识记与学术传播,体现出写作的简洁性和精确性。曹文轩强调,文学写作重在反映丰富的事实,不应该陷入概念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主题鲜明”并不是小说的优点。与此相反,学术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必须有术语甚至是术语链,它们与学理体系的建构、真理的发现等紧密相关。

在第二部分关于归纳哲学的危机分析中,曹文轩对比了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的差异及其对学术研究的不同影响。演绎是从点走向无限的面,归纳是从面走向有限的点。所以,归纳法只产生观点,且观点之间彼此独立,很难形成体系,而演绎是体系构建的必要工具,体系是演绎思维的必然产物。曹文轩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归纳思维只能停留在发现的水平上,不能到达发明的水平,只有演绎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积极互动,曹文轩就学术表达中演绎逻辑的起点、术语与问题答案的关系、学术议题的价值性等问题逐一做了解答,并分析了文学阅读对学术研究的意义,鼓励大家从文学中提升理论素养,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袁续航同学表示,曹文轩的学术演说思想严肃深刻,观照古今中西,以一种宏大开阔的视野为我们阐释了术语与思维、真理之间缠绕的关系。同时,老师的讲述又深入浅出,兼具严谨的哲学性和浪漫的文学性,令他印象较深的例子是,在描绘哲学著作术语密集、思想丰富之时,曹文轩将其形容为“一栋栋坚实严密而又华丽的建筑”,这种巧妙的比喻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袁续航对曹文轩关于术语与文学写作的观点颇有感触。与追求精确性的哲学不同,纵然术语有许多优点,但文学写作要避免概念化,因为好的作品从来不是主题单一鲜明的,真正优秀的作品,具有丰满内蕴与矛盾张力,经得起后世百般的解构与重构,并在不同的时代生发出不同的价值。袁续航认为,正因为曹文轩深谙此写作原则,才创作出那么多思想浑厚、主题饱满的作品。契诃夫说过:“书是语言,谈话才是歌。”曹文轩的讲座,是有质感的音符,多个主题有机融合、共同谱就成了最高亮的旋律,发人深省,也定会启示我们去寻找大自然的精灵,一生与文学结缘。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沙龙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写作指导中心(筹)牵头主办,旨在加强北大本科生写作教育,学习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的成功经验,探讨并推动北京大学相关工作的设计与实施,目前已由哈佛大学写作课资深授课教师LusiaZaitseva博士、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总监陈小华博士以及本校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曹文轩主讲多场沙龙。沙龙精华内容也被转摘为《北京大学学术论文写作指导通讯》,在北京大学写作指导中心(筹)网站可供下载。欢迎广大师生持续关注沙龙活动以及写作指导中心(筹)的其他服务。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