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个体化用药有了基因“身份证”:全球首个“基因脸谱”长沙发布

来源:中南大学  2021-06-11 10:41:06   546 阅读

5月29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云视合作,自主研发的个体化用药基因电子身份证——“基因脸谱”App,在长沙正式发布。据查新检索,这是全球首个能将个体化用药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实践的信息化软件。通过“基因脸谱”,可实现一种全新、及时、便利的个体化用药应用场景,有望打通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最后一公里”。



医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影响药物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团队即启动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系统研究了其发生机制,在我国率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

尽管如此,但个体化用药在临床上的推广仍十分有限。“基因脸谱”研发项目负责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阳国平介绍,其推广困难的原因,包括使用场景不方便、不能及时指导用药、医生难以跟踪最新药物基因学新知识等。

针对这些临床转化难题,阳国平团队整合了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在周宏灏院士指导下,经三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基因脸谱”及“精准用药知识库”。

团队依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临床遗传药理学应用委员会等药物基因组学应用指南及权威文献,筛选出个体终生不会改变的胚系突变相关基因位点300个。通过云计算、数据融合、分诊算法、加密算法等信息学技术,形成了“基因脸谱”。

个体检测300个基因位点后,将结果导入“基因脸谱”,即形成了个人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身份证”。此后,在个体需用药物前,通过“基因脸谱”扫描药物名称,便可通过后台“精准用药知识库”迅速获取个体化用药建议。既可大幅降低因个体易感而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也能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参考。

“‘基因脸谱’是预防药源性疾病的一项创新性技术,也是一种预防前移、‘主动健康’的新路径。下一步,我们会持续迭代开发,并积极推进它的应用推广,助力个体化用药。”阳国平说。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