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日,《江西日报》以《国际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为题,报道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江西产业、区域发展需求,扎实推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全文如下:
今年4月,印尼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这是南昌大学第四所海外孔子学院。截至目前,该校已建设了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孔子学院、印尼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四所海外孔子学院,以及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的凯兰高中孔子课堂、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的阿迪拉伊斯兰学校孔子课堂两个孔子课堂。
这是百年南昌大学奋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知名度的一个缩影;是面向国家战略和江西产业、区域发展需求,秉承开放办学理念、拓展合作办学路径,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扎实推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内涵的孜孜追求。
聚焦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引才引智
作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的承办方之一,自2018年起,南昌大学已连续三届参与办会,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打造“高层次、实质性、可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据该校国际事务部负责人介绍,自首届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召开后,南昌大学扎实推进会议成果的落地落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创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并在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新发展。
近年来,学校已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国内企业核心技术骨干、青年优秀博士等层面引进50余名高层次人才,组建了由材料、机电、物理、化学、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60余名优秀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
针对江西省的产业特点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学校从乌克兰、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一批国外专家。同时,与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部省合建对口帮扶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聚焦服务能力,创建国际创新研究院
2018年,南昌大学国际材料、食品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学校加速国际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标志着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合作迈上新征程。同年,南昌大学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揭牌成立。
——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与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南昌大学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与鹰潭市政府共建南昌大学鹰潭产教融合研究院;与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成立“南昌大学——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钨业股份有限公司钨及稀有金属新材料研究中心”,突破高纯钽、铌金属电子束熔炼与铸造技术,开发出普通钽、铌金属溅射靶材出批量制备工艺,正开发高纯钽、铌金属溅射靶材批量制备工艺;承担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矿物提锂制备锂盐新工艺”项目锂渣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实现了矿物提锂的清洁生产,企业每年产生数亿元的经济效益;与江西爱瑞达电瓷电气有限公司产学研技术研发合作项目——550KN大规格增韧轻质瓷绝缘子核心技术与应用,综合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2019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技术开发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0吨的硅碳负极材料产能,预计为企业带来的年利润超过6000万元;与赣州湛海工贸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一种白色纯氧化铈的制备方法”等三项发明专利成果转让。
——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与鹰潭市、崇仁县、南京农高区分别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牵头组建江西绿色食品产业产教融合战略联盟,并联合江西四特集团牵头组建江西省食品精深加工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与企业联合成立“南昌大学煌上煌食品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美庐食品研究院”“南昌大学丹霞天然色素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桂柳食品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德上药食同源创新研究院”“南昌大学进贤粮友黑芝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企业市场需求和生产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在企业开展研究,研发成果供企业直接使用,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南昌大学美庐食品研究院”已获批两款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注册;制定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24项,为我国瘦肉精的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与赣江新区临空组团构建人工智能国际创新研究中心,组建清控科创(南昌)创新基地,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人工智能分园、国家级众创空间人工智能分园等,32家入驻清控科创(南昌)创新基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中签约,并主办了“智慧变革与数字经济”论坛;与华为、移动、联通、电信、旷视、东华软件、熊猫股份、优码创达、北斗研究院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联合实验室,其中优码创达下属的江西火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研究院合作共建智能感知与网络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已成为服务公共安全领域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平台;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获首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开展“学校主体、企业主导、留学生参与、校内实施”的“校企校”新模式。
聚焦人才培养,拓宽联合办学渠道
南昌大学聚焦“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需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培养、境外培训、境外办学等国际化形式,全力推进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
目前,该校落实与乌克兰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焊接所、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理工学院)的合作;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食品营养与功能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019-2021),每年选派5名博士生、青年骨干教师赴加拿大、新西兰进行培养、深造;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低碳节能和储能领域创新复合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020-2022),每年选派5名博士生/硕士生赴英国、美国进行联合培养。
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的国外专家获批中外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与学校中方博士生导师共同指导博士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进的国外院士与鹰潭市知名企业共同建立院士工作站;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教授领衔成立江西省海智计划南昌大学工作站,开展轻质高强结构材料研发与应用。在南昌大学与澳大利亚Wiley联合创办Food Frontiers期刊,南昌大学等国内单位参与建设并拥有较高的自主权。
南昌大学主要负责人表示,学校办学的国际化,已从“走亲戚式”的国际交流向以项目为基础、以人才为纽带的高水平、实质性、可持续的国际交流合作转变。今后,将充分依托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注重国际多元合作、国内对口合作,聚焦产业升级和核心科技,坚持创新驱动、开放交流,不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