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世界环境日特稿|北大环境科考人:高擎精神旗帜践行生态文明使命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6-07 09:37:08   337 阅读

“赓续红色百年,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北大环境人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支持下,数十位北大环境人于2019年组成北京大学青藏科考队。2021年3月初,这支科考队再赴高原开展野外综合观测研究,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旗指引,同心同德,这支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青年军”,凝聚成一个温暖人心的大家庭。时值6月5日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北大环境人的科考故事,聆听他们在雪域高原,伴着藏东南的青山白云,用智慧与艰辛奏响的时代凯歌。

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支持下,数十位北大环境人于2019年组成北京大学青藏科考队。2021年3月初,这支科考队再赴高原,在西藏林芝、鲁朗、拉萨和纳木错四地开展野外综合观测研究。在藏驻扎的两个多月里,科考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环境大气观测数据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这些资料将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青藏高原常驻人群的健康问题研究等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2021年4月11日,这支驻扎在高原上的科考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鲜艳的党旗为科考队高质量完成任务指引了精神方向。雪域高原之上,北大环境人高擎信仰旗帜,践行生态文明使命,为“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续写着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时代凯歌。

青藏高原被称作“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对我国甚至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全体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和保障人员的贺信中高度评价了对青藏高原进行科考的重大意义,也对全体人员提出了“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的希望。

总书记的话也鼓舞着北大环境人。2019年,立足于在环境学科领域近半个世纪、在青藏高原近20年的研究与深耕实践,北京大学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支持下成立了青藏科考队,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青藏高原大气氧化性和高原环境与健康等问题。科考队的成立与研究得到了科技部、西藏自治区、中科院等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Tibet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变化联合综合观测试验”是北大环境科考队此行的一项重要任务,试验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和叶春翔研究员带领团队完成。据研究团队介绍,青藏高原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周边国家和地区污染物经长距离传输后能够诱导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环境变化。大气氧化性是大气自净能力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大部分大气痕量组分(包括温室气体)的化学去除和臭氧、气溶胶的二次生成,在大气污染形成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团队提出了“青藏高原大气强氧化性”的科学假设,将在4个月内通过综合观测深入研究导致青藏高原大气氧化性较强并持续增强的主导因素,厘清西藏地区碳收支,刻画第三极背景大气环境下臭氧和气溶胶化学的特征。“许多大气环境指标都是首次在青藏高原进行准确观测,例如大气自由基、活性氮氧化物、臭氧生成速率等参数。以大气化学介入大气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相信能够为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注入新思想,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叶春翔表示。

首次针对“高原环境对常驻人群的健康影响”的环境流行病学定组研究是科考队此行的另一重要课题,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宫继成研究员牵头开展。青藏高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以及缺氧、强紫外线、高臭氧浓度等因素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除了大气环境监测外,我们在林芝和拉萨两地共招募了二百余名受试者,测定其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率、肺功能等生理功能指标,并收集血液、尿样及呼出气冷凝液等近万份个体生物样品,分析多种心肺系统及代谢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珍贵样品将用来评估污染物的协同作用对青藏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心肺系统健康的影响。”宫继成介绍说。

青藏科考不同于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任务重、强度大、时间长、高原反应明显——科考队员将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构筑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给予科考队员强大的精神支持,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学院党委关心支持科考队工作的重要考量。科研在哪里,党旗就在哪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谈到,科考期间的党建工作不仅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更是学院立足学科特点,努力实现党建与科研融合协进的探索与实践。经学院党委指导批准,4月11日,北大青藏科考队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叶春翔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临时党支部要带领大家攻坚克难,确保高效圆满地完成科考任务,大家同心同德,有困难一起来,北大环境人将在雪域高原展现自己的智慧和韧性!”叶春翔说道。

一个党员一面旗,困难当前旗帜必须立得稳,为全体队员指明方向。

摆在北大科考队面前的首要困难就是克服高原反应。尽管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年轻科考队员平时身体都不错,但到了高海拔的雪域高原,“氧气依然不够使用!”。首次进藏的队员们表示,由于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很多人一边顽强地和生理不适作斗争,一边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科研硬仗中。

“在平原地区能够胜任的体力劳动,在高海拔地区常常感觉体力不支,这不,我们的‘汉子们’在搬运和组装仪器时接连受了伤,所以娘子军也得顶上来!”有着4年党龄的环境健康专业2017级直博生孟鑫笑着回忆道。“刚来的时候确实困难重重,我们有好几次累到高原反应加重,头疼、呕吐又腹泻,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在排除高原脑水肿、肠梗阻等可能危险后,吸氧输液到凌晨两三点,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都依然争取尽可能地投入工作。”

身体上的不适科考队员们在全力克服,而各类精密仪器的“安危”更是成了科考队员们牵挂的事。“林芝站点设在巴宜区健民医院楼顶,但这里没有成熟的外场观测条件,我们先后向西藏邮寄、搬运了近百个包裹,才将所有的仪器物资集齐。”孟鑫说道。当大家气喘吁吁将物资搬上5层楼高的天台,映入眼帘的却只有一片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散砖瓦砾,他们必须要从无到有“平地驻高楼”,依次架设、安装、调试和标定十余台精密仪器。

三四月份的林芝多风多雨,科考队员们必须时刻准备着与任何一种可能的恶劣天气交战。为了保护娇弱昂贵的仪器设备,孟鑫和队友们在楼顶支起帐篷以防仪器被雨水淋湿,又专程淘来一捆一捆的塑料布,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地覆在帐篷之上。高原风大,天台更甚,他们用了足足200米的粗绳索,把帐篷牢牢固定在一切能借力的地方。

“我们想尽办法,忙碌了一整天,天色向晚,却看到帐篷仍在风中摇曳不停,心里有着深深的无力感。但是我们不想放弃,更不能放弃!”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科考队员们继续顶着风雨,和工人师傅一起将2吨重的石块一麻袋一麻袋背上楼顶,垒在帐篷周围加固成一座“长城”。终于,风雨中的帐篷固若金汤,帐篷内的仪器设备安然无恙。

本以为万事齐备,可以按原计划启动观测,却又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新状况。由于三千多公里的颠簸跋涉,部分仪器的内部零件松动、电路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无法运行。“这一度让我们陷入了绝望,但大家又坚信困难是‘纸老虎’,大家一起排查检修,一定能够克服过去!”有着6年党龄的“老党员”,环境健康专业博士四年级学生姚媛如是描述当时的心情。姚媛和队友们并非修仪器的专家,只能选择与时间赛跑,逐一对所有零部件和数千条电路、气路进行检修与排查。经过日以继夜的奋战和连续几个凌晨一两点的坚守,林芝站点所有环境监测仪器均实现正常稳定运行。“那天大家兴奋地干了一杯可乐,尽管这是‘高原禁忌饮料’,但实在太兴奋了,可乐喝着都格外甜!”姚媛笑着说。

在高原的每一天,这群北大人都业精于勤、以极其严谨的科研精神做好科考工作的每个环节。但让叶春翔等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心的不仅是队员扛不住身体上的高反挑战,更是来自队员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焦虑。“虽然青藏高原的每个晨起日暮,每个星河灿烂的夜晚都令无数人憧憬遐想,但一连数月在人烟稀少的观测点坚守,很担心这些年轻孩子们心理上受不了。”叶春翔表示。

“我们在北京观测,仪器往往调试两三天就能稳定运行,但这次在青藏,可能两三周甚至更长时间仪器都无法正常出数,这势必会带给科研人员极大的心理压力。”仪器状态一波三折,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兴奋与无奈瞬间切换。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没有人退却,温暖的集体激发了大家的科研斗志。

在每日的数据分析例会上,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总能催生出新的研究灵感,队员们围绕数据比对的质量、更深层次的科学意义等展开激烈讨论。这种主动思考能力的提升令叶春翔十分欣慰,他感慨道:“这群年轻人的表现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党员扛起了奋勇争先的旗帜,熟手带新手,每个人都进步了很多。这种团队精神是在困难任务面前最需要的,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也能更好地抚慰人心。”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这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的注解,但只有奋战在高原之上,才能真正体味到这句话的内涵与分量。

环境健康专业2019级直博生张冲是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作为第一批进藏的队员,已经驻扎在鲁朗站点两月有余。他每天风雨无阻的固定任务之一,是通过施放探空气球,来探测大气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规律。“探空气球充气多,载荷较大,它的施放是一个技术活和体力活”,张冲告诉记者,他需要依次完成仪器地面检定、探空仪器组装、气球充气和择机施放等步骤。待气球平稳升空后的一个多小时里,还要时刻关注信号接收情况,并调整天线方向以确保探空数据的顺利回传。

这样的探空实验,张冲每天早中晚各要进行一次,进行加密观测时甚至要从早上7点一直持续到凌晨才能结束。高原上的天气阴晴不定,雨天和大风天会使得施放难度成倍增加。“有时候,大风甚至会将直径约1米的气球吹得乱舞。稍有不慎,气球就可能失控落回地面或碰到周围建筑物,导致实验失败。失败了就再来!”张冲说。一次次细心的改进,一遍遍耐心的尝试,只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当听到接收机里传来的均匀滴答声,所有的坚持和付出都无比值得。

“有几次发生突发事件,我们临时党支部全员齐上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张冲回忆起一次“惊魂事件”——有一次,驻地的大气观测仪器温度在凌晨两点钟超过了最佳运行温度(常温25℃左右),仪器的高温警报让睡意正酣的队员们瞬间清醒。“到了现场发现近3000万元的仪器已然停摆,再等下去可能就‘废’了!”现场的科研人员几乎都是临时党支部成员,高原的深夜,这群北大科考人和仪器冷却通风“较上劲”,时间分秒过去,在数小时的通力合作下,集装箱内的温度终于恢复了正常。

张冲还讲述了一个“队员勇斗牦牛”的故事。鲁朗站点的观测场地周边常常有牦牛游走活动,“牦牛在场地内可能会啃食电线,引发危险,因此我们通常拿根棍子往地上敲,这样一般能将牦牛引走。”张冲说。但其中有一批“入侵者”和之前几批大不相同,队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这群牦牛却依旧充耳不闻,只顾低头吃草。“面对牦牛壮硕的身躯和锋利的螺旋形犄角,好几个党员冲在了最前面。那一刻大家几乎忘记了潜在的危险,一心只想着保护观测设备,以自己的身体当盾牌,几番僵持周旋才将这群‘不速之客’请出。”

临时党支部还组建了一支“攀登先遣队”——他们的任务是将两台三十公斤重的大气云雾水采样器,背到半山腰的一处观测站点,此后每隔三天维护一次仪器。环境科学专业2017级直博生陈景川就是其中一位“背山工”。从海拔3300米到4200米,脚下密林杂草丛生,加上林间积雪,泥泞湿滑的山体令科考队员们的攀爬愈发艰险。“这一段山体没有任何阶梯,坡度甚至达到四五十度。我们自己滑倒了没事,但背上的仪器可千万不能摔啊!”陈景川和队友们用麻绳把仪器一圈一圈紧紧捆在背上,手脚并用,一米一米向更高海拔挺进,终于将仪器送至观测站点。

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内涵的“老西藏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60余年,是总书记特别强调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60多年来,“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已经从军营、党政部门扩散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让年轻的“90后”“00后”党员感悟两种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是临时党支部在科研攻关的同时所着力引导的思政课题。

临时党支部成立当日,北大青藏科考队联合多家单位前往全国援藏展览馆参观。一件件褪色的军大衣,一页页泛黄的家书,一顶顶破旧的遮雨斗笠,一条条天堑之上的雪域天路,这些闪闪发光的人物故事让支部成员们深受鼓舞。在交流会上,入党积极分子、硕士二年级的俞颖感慨地说:“新时代的‘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不仅仅局限于青藏、川藏两条公路,它更鼓励各行各业的人敢为天下先,不惧艰难险阻。作为一名北大环境人,深入野外观测,探索污染成因,就是新时代青年对这两种精神最好的践行。”

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看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与北大精神之间是高度契合的。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有上千名北大校友来到西藏,支援建设,为西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时常勉励科考队员们,要继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敢为人先的魄力,积极传承前辈的红色精神,践行生态文明使命,锻造过硬本领,砥砺家国情怀,为建设美丽西藏作出新贡献。

雪域高原莽莽苍苍,群峰矗立。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为了这块“生态文明高地”,老一辈科学家们风餐露宿,翻过可可西里,穿越整个羌塘无人区,在岩石裸露的荒漠里,全面完成了260万平方公里的考察;如今,这一壮阔事业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一代的科考人手中。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