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史口述采集组采访交通大学地下党员校友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21-06-03 11:52:41   393 阅读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交大红色基因,了解和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和使命,4月28日-5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史校史研究室)组织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等部分本科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所修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党史口述采集组,分赴上海、苏州等地,走访为解放战争、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的交大地下党员校友、离休干部代表,分批采集党史口述资料,征集党史实物文献。


01【20210515侯旅适】.JPG



02【20210428黄为群】.JPG


党史口述采集组分别采访了参加新中国第一支雷达兵的校友代表周耐德、刘瑜夫妇,黄为群,中共交大地下党学生自治会党组成员孙增闳,交大党的外围组织“新社”召集人吴昭崇,“两头做党政工作、中间做科研工作”的上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侯旅适,参与我国第一交流干线电力机车设计工作、上海交大原电子电工学院院长林宗琦,南下干部代表、上海交大原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刘洪福,抗美援朝老战士、原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二师卫生员李佩珑。


03【20210505周耐德、刘瑜夫妇】.JPG



04【20210515孙增闳】.JPG


采访过程中,老同志们回忆了在交大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和思想成长的历程,分享了求学交大、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亲历新中国初期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切身体会,谈及了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母校开展的党史口述访谈工作,老同志们鼎力支持,还热心捐赠历史文献、老照片等资料,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交通大学的感谢与祝福,并就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05【20210505周耐德、刘瑜夫妇】.JPG



06【20210509吴昭崇】.JPG


采访学生通过现场聆听老同志们朴实无华而又充满真情的讲述,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深受教育,触及心底。他们说道,“从前只从书上背下来,到今天才真正切身感受到八路军与群众的‘军民鱼水情’、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的顽强意志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知道战争的残酷无情,可是老师却只字不提,而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土豆弹’‘饿到吃肥皂’‘上海姑娘乘电梯’......把战争讲得似乎乐趣横生,可是我一边笑着,一边心里却想哭了。”“我一直非常庆幸如今的和平。现在,我不仅庆幸,更感谢那些帮我赢得和平的人。”同学们纷纷表示,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地下党员老同志,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厚度。


02.jpg



03.jpg


地下党员校友口述和党史实物文献展现了交大学子从解放上海到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建设新中国的一段段不凡岁月。此次党史口述采集,依托档案文博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课老师欧七斤研究馆员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模块,27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此次采访,又以档案文博中心第二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欧七斤、孙萍、胡端、漆姚敏、叶璐、陈泓、贾彦兴、张旭、李昀等老师参加。中心将继续对交大党史口述和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并及时做好宣教育人工作,用好立德树人最鲜活的教材,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建党百年。


09【20210522刘洪福】.JPG



10【20210523李佩珑】.JPG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