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京大学举办电影《柳青》观影活动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5-28 09:36:25   458 阅读

“要想塑造英雄,就先塑造自己”,这是《创业史》的作者,人民作家柳青的一句话。2021年5月21日,电影《柳青》在全国上映。同日下午,电影主创团队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在将电影献给北大师生的同时,也与师生一道就柳青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参加观影交流活动的有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中文系副教授李国华,文研院院长助理韩笑,党委宣传部部长任羽中等。活动由韩毓海主持。


电影《柳青》海报


观影活动前,韩毓海介绍了主创团队一行,包括电影《柳青》导演、编剧田波,出品方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王君,制片人王苗霞,电影主角之一王家斌饰演者师清峰。在影片播出的近2小时时间内,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0余位师生,共同凝神观看了这部全景式描绘新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电影。

电影《柳青》真实再现了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所经历的重重困难和取得的宝贵经验。青年作家柳青辞掉北京优渥的干部待遇,决心亲自参与实践,创作一部反映新中国农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他举家落户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深入农村建设一线,扎根人民十四年,历经风雨,面对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时刻,带领公社社员克服重重苦难,铁肩担道义,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的新局面,并在之后狂风暴雨般的运动中始终坚持真理,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柳青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国人。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2017年10月19日,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再次强调:“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

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北大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人与主创团队一道上台,深入交流了在新时代学习柳青精神的心得。


观影交流环节


强世功认为,历史上很少有作家通过写作经历来改变自己,柳青就是一个,他笔下的人物故事不是“塑造”出来的,而就是每天在周边活生生的乡亲乡情,知识分子不能代表农民,柳青就深入到农民中去,把自己“变成”农民,强世功希望北大的人文社科学者也能有这种于田野间探求中国经验道路的意识,学问既要在书斋中作成,更要在时代中作成、在人民中作成;李道新认为,电影《柳青》的上映既是电影事件也是文学事件,近年来反映作家生平的传记电影并不多,《柳青》填补了这一遗憾,它让年轻人看到了彼时乡野和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电影中,柳青在生命最后时刻面对朝阳吐露的对人民的深情,是整部电影的升华之笔,将主人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潘维表示,这部电影使他想起了王阳明临终前的四个字“我心光明”,他在柳青身上看到了历经艰辛磨难背后内心的澄净光明,潘维认为,柳青很好地诠释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老百姓觉得是好的就是好的”,这份信念贯穿了柳青整个驻村经历和《创业史》的写作生涯;张颐武回顾了青年时代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严家炎教授对于柳青和《创业史》的解读,张颐武认为,柳青的一生就是在为中国道路树传立碑,共和国的艰辛探索和柳青本人的崎岖经历投射在一起,更体现了新时代朝阳诞生的不易,电影《柳青》为观众记录了这位作家、共产党员的魂魄,也让观众从柳青身上看到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气派的来路,更让青年人感受到“传承”道路与气派的重担;李国华认为,电影中柳青最打动他的一句话是当他面对审查时脱口而出的“不能把33年党龄不当回事”,李国华指出,实事求是始终是柳青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另一位天生的“农民作家”赵树理相比,柳青更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他从驻村开始不被农民理解甚至农民不愿和他讲话,到他被迫离开时村民们哭着为他们一家送行,说明这位知识分子用实际行动真正地“住进”乡亲们的心间;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李超宇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农业合作化与文艺生产”,他表示,电影很好地把握了柳青作为文学创作者和农村地区领导干部的双重身份,也通过丰富的电影元素表达刻画了柳青驻村十余年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是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上乘文艺之作。


主创团队与北大师生合影


主创团队在与师生的交流中阐释了六年磨一剑的历程,分享了创作初衷、背后遇到的困难与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故事。大家共同期待,在建党百年的伟大时刻,能有更多人走进影院观看《柳青》,共同缅怀这位为党史国史辛勤记录的忠诚作家,为一方民生鞠躬尽瘁的党员干部。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承办,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文系、艺术学院等院系的大力支持。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