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枯木到名琴——“残雷琴”背后的“剑胆琴心”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1-05-25 10:17:31   955 阅读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张名为“残雷”的清代古琴,你知道“残雷”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这张古琴背后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的《藏品有话说》,将为大家带来故宫博物院“残雷琴”的故事。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在古代汉语中,“琴”这个词,曾专指古琴。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寄思抒情的方式之一,在古代文人 “琴棋书画”的四大修养中居于首位。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内古琴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现藏有古琴八十八张,时间纵贯唐、宋、元、明、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时代序列。其中一张名为“残雷”的清代古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社会捐赠的。作为古琴中入藏最晚的一位“小字辈”,“残雷琴”因其传奇的身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张“残雷琴”长约120厘米,宽不足20厘米,琴身两侧为对称的波浪纹造型,是古琴中经典的“落霞式”。琴体遍施黑漆,古朴典雅,背面刻有“残雷”二字并填以石绿色。那么,这“残雷”二字是从何而来呢?故事要从湖南浏阳谭家大院内的两棵百年梧桐树说起。1882年夏天,这两棵梧桐树遭遇雷击,其中一棵被劈为枯木。9年后,谭家一位26岁的青年将院中雷霆之后崩残的梧桐枯木伐下,制成了两张古琴,并分别命名为 “崩霆” “残雷”。



这位谭家青年又是谁呢?让我们继续从琴上寻找答案。古琴背面“残雷”二字之下,还附有一首35字的小诗:“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诗后署名:谭嗣同作,并配有红色“壮飞”二字的篆文印章,“壮飞”正是谭嗣同的字。此外,琴背中部控制共鸣的“龙池”内,也刻有一行小字,内容大致是该琴为浏阳谭嗣同于光绪十六年监制。这些信息都向我们表明,这张“残雷琴”属于维新变法的义士——谭嗣同。

谭嗣同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事迹广为人知,他自幼习武、一身侠义,奉文天祥的遗物“凤矩剑”为傍身至宝,又以琴声载君子之道,将琴作为修身之器,可谓文武兼修,曾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残雷琴”,正是他在维新变法岁月中寄情抒怀、以音传道的一件心爱之物。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层层巨浪。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其时,谭嗣同在湖南倡导维新已久,因撰写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仁学》,兴办时务学堂,建立南学会,创办《湘报》等壮举,赢得三湘响应,民望甚高。于是,他经帝师徐致靖推荐,应诏进京,参与变法维新。在京期间,“残雷琴”曾常伴谭嗣同左右,随他广会知音、畅谈国事。当时在京的维新志士们也都曾聆听过他抚琴,一时间,名士与名琴,皆冠京华,逸闻帝都。



可惜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只持续了百余日便夭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得到消息后并未惊慌出走,而是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筹谋营救光绪皇帝。被捕后,他再度放弃了脱险机会,宁愿舍生取义,希望以自己的鲜血唤起大众救亡图强的精神。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然而谭嗣同的事迹却传遍中华大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和奋进图强的决心。

在谭嗣同的故土,他不畏牺牲的精神融入激越奋进的湖湘文化,感染了无数爱国救亡的热血青年,这其中就包括毛泽东。他在湖南师范的课堂上读到谭嗣同的《仁学》时,内心大为震动,撰写了一篇名为《心之力》的文章,得到老师杨昌济的高度赞许。文中,他对“心之力”和“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表了独到的看法,对这位义士的“剑胆琴心”发出了遥远的应和。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渲染着中华民族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的底色;谭嗣同那激昂奋进的琴音也时常回响在中华儿女的耳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在曲折艰难中不断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三座大山”,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

如今,观琴思壮士,可谓舍生取义,牺牲精神常在,琴载大道,自强之音不绝!

倾听藏品之声,献礼建党百年,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