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由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上海市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21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在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开班。
本届培训班聚焦“疫情”专题,共有11个国家的18位专家学者,与来自国内13个省市的26位高校博物馆相关从业人员将参与其中,以线上模式开展教育培训与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大学博物馆如何在疫情下开展工作,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并引发对大学博物馆独特价值的进一步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首先向出席本次开班仪式的嘉宾表达感谢。他表示,自2017年起,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延期举办外,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至今已举办三届。学员们不仅在其中就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藏品管理研究与实践、大学与博物馆的关系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和专业培训,同时也让更多的海外人士通过培训班了解了中国的高校博物馆群体。作为博物馆应对疫情的改革之举,2021年的第四期培训将全部以线上方式举行,同样得到了来自学员们的热烈反馈,其中不仅有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博物馆的相关从业人员,也不乏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公共博物馆的业界同仁。他期待本次线上培训能够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培训师资和专家学者,能够引发学员们的思考,对提升各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水平有所助益。
远在葡萄牙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UMAC)主席Marta C. Lourenço专程为本次培训班录制了开班致辞视频。她在视频中指出,一直以来,UMAC始终致力于提升中国大学博物馆在国际社会上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国际博协和 UMAC 体系中的显示度和话语权。作为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抓手,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项目不仅符合UMAC专注高校博物馆人员专业培训的全球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通过该项目,中国越来越多的优秀高校博物馆得以在国际舞台上发声。
2018年学员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胡盈老师作为往届学员代表在仪式上发言。她感谢培训班为高校博物馆这一“小众”群体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更高兴看到疫情之后,全球的高校博物馆同仁能够再度重聚,共同学习提升,汇聚力量让社会重建生活的信心、文化的信念和文明的信仰。
新学员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吴海东老师在发言中向提供本次学习机会的主办方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并表示自己一定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和其他学员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争取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已是连续第三次出席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他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并为全体培训班学员作《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思考》专题讲座。他指出,作为中国大学博物馆与ICOM的一项重要合作,2021年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在新冠疫情这样一个特殊的全球背景下得以举行,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期待未来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与中国大学博物馆能够继续精诚合作,在后疫情时代携手探索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2021年培训班部分学员代表合影
本次培训班为期5天,以“疫情前后:高校博物馆的应对之道(Before and after COVID: How University Museums Respond and Adapt)”为主题,将全程线上举行,通过知识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分享等形式,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中大学博物馆生存环境的深刻变化,融通中外大学博物馆面对疫情考验之下的建设与发展经验,共同探讨大学博物馆应对疫情及其他挑战的创新之处。
“圆桌会议:大学博物馆新项目”线上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文博楼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