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丰富了“5·17讲话”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还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他说,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切期待,也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宽阔的视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批判地吸收了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国内各种思潮相互交锋,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分化调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存在发生的变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引起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相应变化。特别如今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范围内,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形势下,价值观的较量呈现新的态势,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要坚持《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针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政课教师要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所谓彻底,就是能说服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实践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认识和提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突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特点,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立足中国构建哲学社会科学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民族性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者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就大量吸收借鉴了前人创造的成果。但我们也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
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