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四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得优秀结项,分别是外国哲学研究所徐龙飞负责的项目“奥古斯丁时间概念研究”、叶闯负责的项目“非存在对象的名字与新梅农主义研究”,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郜积意负责的项目“《史记》《汉书》年月考异”、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负责的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至此,“十三五”以来,北京大学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提交结项鉴定的50个项目中,已有10个项目获得优秀,在全国高校和基地中居于领先地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优秀结项标准为:1、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申请评审书》约定的研究任务;2、研究成果有重大创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3、专家鉴定组4/5定性评价为“优秀”,且平均分在90分以上。以上四位老师的研究成果获得上级管理部门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彰显了研究基地的研究实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