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有痴书者,插架万轴也嫌少;有恋书者,年逾古稀不觉老;有用书者,赤心换得满堂彩;有记书者,笔下流年四十载。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属于中南读书人、爱书人的节日。坐标定位书架,让我们走近几位中南老师的读书日常,品读他们的书香时光。
张少雄:览书,为优雅地生活
一间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与其说是书房,倒不如说是“书巢”。从地面一直到房顶,六七排通天书柜,将房子塞得满满当当,除书柜和立足之地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空间,但这里仍然放不下张少雄近50000册藏书。
张少雄是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也是名副其实的长沙市“十大藏书家”之一。
书,是张少雄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大学毕业起,他就常因为买书成为“月光族”。“不仅是‘月光’,有时候还要借外债!”即使如此,他也坚持如初,一买就是数十年,甚至还拉着妻子一起买书。有一次,张少雄和妻子为了买一套《全唐诗》,几乎花了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月都只能吃面条。
谈到自己的藏书,张少雄滔滔不绝,其中颇令他自豪的是英文原版《莎士比亚全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纽约一条旧书巷里发现梦寐以求的河边版一版一印,他激动得当即买下。后来,他又通过特殊途径,买到第一对开本境外限量影印本。从第一对开本,到现代校注本与批评本,他已将近20个权威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收入囊中。
曾有人问:“这些书您都看过吗?”“没错,我的书我都看过。”张少雄坚定回答。在他看来,“读书不能多,览书不能少。一个人一生中反复阅读和批注的书不能超过10本,但览的书却要多多益善。看书,就是览书。”他常训练学生们快速阅读,为的就是让他们达到一定的览书量。
“览万卷书,是为了更优雅地生活,为了更有意义地生活。”在张少雄看来,藏书不仅仅是出于工作需要和收藏价值,更是为了览万卷书。
小时候,父亲带他到长江边上看远去的帆,体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大后,他乘着小船,躺在洞庭湖中心,体会“表里俱澄澈”的意境。他认为:览书就是要“切己体察”,用书指导生活,用生活来提升对书的理解,再反过来指导览书,实现读书与生活品质的交互提升。而这,也是他希望当代学生可以做到的。
刘勇为:阅读为思政课堂“添料”
形势与政策课前,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勇为正“艰难”阅读几篇理工科期刊文章,这是他备课的例行环节:阅读学生所在专业的前沿文献。“这样能拉近和学生之间的思维距离,让我设计的教学案例尽可能地契合学生兴趣、方便学生解读。”刘勇为笑着说。
刘勇为谈到,“思政课的教材是指南针,体现了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而要让思政课更加鲜活,让教材真正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还需要教材之外的案例辅助。”除了从针对学生专业的文献阅读中收获灵感,刘勇为的很多教学案例也来自于他最常读的党史党建类书籍。
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讲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刘勇为就引用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的一些案例,再结合金冲及先生的文章《中共一大代表究竟是多少人》,使课程内容更加让人信服。“我们党最开始有多小?参加党的一大的只有十多人,除了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正式代表是12人还是13人?答案就在这些文档和文章中。”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授课的专业性、严谨性,更能为课堂增添“精神之养料”,为学生增添人生的“压舱石”。刘勇为常在课堂上分享《红西路军史》中西路军在困守无望时,击溃追敌,之后却过于乐观,几乎全军覆没的历史故事,教育学生:“逆境,能给予人背水一战的勇气。但同时也要认清,从脱离逆境到反败为胜,终归还有很长的距离。”
2020年,由刘勇为主讲的课程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提名奖。
李夏苗:做读书笔记是习惯
在交通院教授、博导李夏苗的书架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各种学科书籍一一陈列。他喜欢读书,也喜欢做读书笔记,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用工整的笔记记录下书籍或文献的重点内容和心得,以便随时找到原文再读。
“谈不上什么自我督促,这是自然而然的习惯。”李夏苗笑称,自己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高中时期“被老师用棍子敲出来的”。当年这一“敲”之后,是长达四十多年的日积月累。其间他不断体会到,阅读输入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才能形成对自己有用的“输出”,构筑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就在于此吧!”
“越是能力大、素质高的人,越是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知识丰富了自然会表现在能力上。”在他看来,学生要立足社会实际需要,通过针对性的阅读学习、铸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竞争性能力。“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在科研过程中常碰到我不知道的东西,我要想搞明白,只有读书。”他的阅读主题多取决于做好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但说到底还是为了探索现实世界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要探索现实世界最深远、最本质的部分,还是要回归到哲学知识的指引。”钻研理工科的他喜欢阅读哲学类书籍,并与学生探讨。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预测”的概念,李夏苗和学生讨论起“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最后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以指导对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认识是发展变化的。李夏苗读书笔记上的一字一句,正是他不断努力去认识规律、发展认识的见证和印记。
曹亚:时光的书架
走进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曹亚教授的办公室,四壁藏书琳琅满目门类分明,记载着她脚踏实地一路走来的阅读与工作时光。
书架里,一排排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曹亚教授任博导廿周年纪念册》、在读研究生的实验档案以及各项国家科研项目材料整齐地摆放着,见证着曹亚老师自1996年任博导至今,已指导培养了几十名博士研究生的累累硕果。
《肿瘤学》《分子影像学》《科学发展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及《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年报》,书架上的系列材料是曹亚老师几十年来集科学研究、管理于一身,成为学术带头人和国家及湖南省科研咨询专家的时光再现。而《老湘雅故事》《湘雅人的抗战》《张孝骞在湘雅》《汤非凡画传》等系列湘雅文化丛书记录下湘雅的文化历史,也架起了从历史到现在的时光之旅。
曹亚的书架及书桌上还摞着整整齐齐的文献资料,在这些书籍及文献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记录了阅读要点,这是曹亚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现在,曹亚将这一阅读习惯传递给她的学生们,带领课题组定期举行文献报告读书会。在会上,师生们共同学习最新的文献,碰撞学术思想,收获学术灵感。“用专业的语言把文献的精彩之处讲清楚,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不断得到锻炼。”曹亚笑着说。
在书架上,有曹亚正在读的两本书:《未来医疗——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和《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当前医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关注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在智慧医疗发展大背景之下,应该思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向。”
不仅是书籍,曹亚的书架中还摆放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记录着她与海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友谊,以及她担任多种行政职务时的工作照和获得的科研奖励。这些照片与书籍折射了她的多彩人生。几十年来,在曹亚身上,变的是她的身份与岗位,不变的是读书人的恒心和细心,更是一位学者严谨治学的侧影。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