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北大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他们的功业载入史册,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这里是北大一批老同志的回忆文章。他们的回忆,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了解北大历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珍贵史料,也为我们理解北大传统、传承北大精神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这是一封穿越时空的来信,更是一份矢志报国、不懈奋斗的青春宣言。
我与北大结缘是因为我的爱人。1999年,我爱人从大连理工大学调入北京大学,我也随他来到这里工作。
到北大以后,我主要在考古文博学院做学生工作,怎样结合院系特色和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们逐渐摸索开展了一些特色活动。
首先是学生临时党支部的创建。由于考古专业的特殊情况,学生从大三开始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是考古教学中最富有魅力的环节,也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更是学生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虽然有带队老师的管理和照顾,但带队老师主要负责的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基本处于空白,这使得个别党员在实习中不严格要求自己,怕苦怕累、装病怠工,更有甚者,跟非党员同学争容易挖的探方。有些学生反映“党员怎么都不像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很不好。
针对这一问题,从2007年开始,我们在河南八里岗考古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做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党章以及学校的政策等。
在试行阶段,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艰苦的探方自己先来,主动承担烦琐的陶片整理工作,结合“手拉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完成挖掘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党员就像是搭建的一座桥梁,把学校的形势与政策学习带到同学们中去,带动大家一同全身心投入考古实习工作中,在当年的实习工地形成了非常好的互帮互助氛围。在2007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先后在陕西周公庙商周考古工地、山东章丘东平陵故城考古工地、陕西双庵新石器考古工地,乃至肯尼亚海外考古工地建立了临时党支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学院党支部建设的新进展和新特色,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莅临北大调研高校党建工作时,来到考古文博学院,参观了“考古学科90年、考古专业60年成果展”。我们向他汇报临时党支部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这项工作得到了习近平和同行领导的一致肯定。
2013年,在北大115周年校庆来临之际,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毕业班三个专业的学生聚在一起,回忆起总书记2012年和他们语重心长的谈话,感慨良多、体会颇深;同时,他们也重温了总书记2012年11月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番讲话引起大家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党支部书记、团支书和班长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最后统一汇成一封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信中写道:“近代中国的血泪苦难历程和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成就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近些天来,我们时刻关注着雅安地震灾情,尽己所能,为灾区同胞奉献爱心,为每一个无私奉献的英雄默默祈福。灾难砥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同学们从中国梦想到了“北大梦”,他们写道:“对我们北大学生来说,有成长成才的个人梦,也有把母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梦,而中国梦是我们最崇高最美好的梦想。个人梦北大梦,让我们的梦有根;中国梦民族梦,让我们的梦有魂。怀着爱党爱国之情、成才报国之志,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未名湖畔,又将从博雅塔下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中国梦的感召下,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由于当年7月这一届学生即将毕业,他们在信中还写道:“我们将带着您的勉励和期望、带着中国梦的理想,走上新的岗位,奔赴祖国各地。我们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接力奋斗、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封信凝结着同学们对于祖国富强的信念,代表着考古人、北大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与脚踏实地的干劲!4月28日,这封经过大家反复沟通、几易其稿的信被送往中南海。
5月2日,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提笔给同学们回信。我和时任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及学生工作部部长马化祥到中南海取回了这封信。
总书记对同学们在校园学习与田野考古实习中取得的收获甚为欣慰,对同学们在信中所说“实现中国梦,就要同心奋进,肩负历史责任”的看法深表赞同,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他还在信中勉励大家:“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接到回信后,大家都非常激动,当晚便连夜召开座谈会,学校也掀起了学习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热潮。
5月3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回信精神,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考古文博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当天晚上,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2009级本科生张巳丁介绍了写信的背景,分享了团支部同学们收到总书记回信时的激动心情。
第二天,也就是五四青年节当天上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精神座谈会”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书记龙妍宣读了总书记回信,班长孙雪静等发言。当天晚上举办了“学习习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学生代表座谈会议”。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侯琳曾在2012年6月19日向习近平同志汇报野外实习的体会和党建团建经验,也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亲历者之一。在座谈会上,她向同学们介绍了写信的背景,讲述了野外实习的艰苦经历,分享了团支部同学们收到总书记回信时的激动心情。她表示,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与回信都是对北大青年的勉励和要求;作为即将毕业并走上辅导员岗位的学生,她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懈努力。
5月5日晚,举办了“北大团员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座谈会”,徐斐宏同学结合艰苦而难忘的田野实习经历对考古专业的学习生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强调了考古发掘对于弘扬中国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当代青年应该用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人生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陆元诚同学也结合回信精神与专业学习情况,分享了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
给习总书记写信、收到回信、学习回信精神……这整个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次一生难忘的经历。一封信、一封回信,鼓舞着北大人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学生是传承北大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未来。在考古文博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这些年,我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结合学院特色,精准开展“对症下药”的工作。
例如,考古文博学院的不少学生并不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学院学习的,所以在新生入学以及之后的学习、成长中,我做的很多工作主要是稳定其思想,使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地了解考古,融入考古大家庭,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和归属感。我们想把考古文博学院建设成为学生、老师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传承和发扬北大人、考古人的精神。
另外,院里的贫困生比较多,最多的时候达到50%。这些学生家庭困难,很多学生甚至交不起学费,很难把心思完全放到本专业的学习上。我有时会给学生垫付学费,缓其燃眉之急,也会找他们谈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筹措助学金就被提上了日程。后来我们找到了陈雄先生和李达院友,他们共捐赠200万元,学校又配比了100万元,这样一来,有了稳定的一笔助学金,解决了不少学生的重大问题。我们也走访了贫困生家庭,为同学们提供学生助理、家教等兼职,让他们自食其力、补充生活费用来源。没有了后顾之忧,同学们便全情投入学业,在自己的领域继续深造了。
回顾我到北大这20多年,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例如,党建工作与考古实践相对脱离,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是个大问题。但是我意识到,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后退,要尽可能去想办法,不能自怨自艾、一筹莫展。要把握学院特点,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困难;要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团结协作的力量,特别要真正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说,我们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学生工作者既要做青年的老师,更要做青年的朋友,真正与同学们同呼吸、心连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2014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两次考察北京大学,与同学们进行座谈。在建校的123年中,北大一直承担着历史使命,虽然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核心使命始终没有变。这几年,北大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要不忘传统,不断求索,继续弘扬北大的精神品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希望北大能够坚定不移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引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衷心希望同学们能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发扬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伟大精神,怀抱着北大人的家国情怀,抓住时代机遇,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肩负起历史和民族赋予的伟大使命。我也愿同学们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采访、整理:艾沁哲、张宇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