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同舟共济 再创未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21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开幕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4-19 09:22:32   492 阅读

2021年4月16日早晨,一群身着正装的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叩开了静园三院轻掩的红门,门口的展牌上“Shared Renewal: Recoupling East with West”的英文字母舒展着,向前来参会的师生们表达着亲切的欢迎。

与此同时,百余名参会代表正从全球各地一同加入这场云端的跨文化交流盛宴——2021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Yenching Global Symposium)。这场由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学生们发起并筹办的跨学科文化交流论坛,正式开始了第五届活动。

2020年,人类社会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2021年则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经历着全球范围的动荡、挑战与机遇,青年一代在当下能言说什么?又能为时代贡献什么?



论坛现场

带着这样的思考,来自美国的燕京学堂2020级学生Casey Wang与来自英国的Michael Yip作为第五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组委会的联合主席,介绍了他们与团队成员共同打造这届论坛的初心:希望能构建一个让全球青年共同反思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的平台,一起围绕今年的主题产生共鸣——“同舟共济·再创未来(Shared Renewal: Recoupling East with West)”。



Casey Wang与Michael Yip发言

开幕式伊始,北京大学学生艺术总团民乐团与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的同学们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三首中国民乐曲目。打击乐重奏《牛斗虎》向海内外青年展现了中国鼓乐的气势磅礴,《战马奔腾》则通过二胡演绎了马蹄声的铿锵有力,民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则利用弹拨、击弦与鼓声的和鸣将开幕式的氛围引入了佳境。



暖场节目

作为开幕式上第一位分享的嘉宾,世界银行中国、蒙古与韩国局局长Martin Raiser通过视频为大家带来了他关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发展的思考。他用数张图表分析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经济的成长曲线,并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然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成员。他强调,要把握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仅仅只看数据的发展曲线还不够,青年一代应该更加深入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以史为鉴,方知兴替。他还展望了中国应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在气候、能源、贸易等领域进一步推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Martin Raiser致辞

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向世界各地的参会代表表达了欢迎。回首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袁明指出,“文化”一词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但同时也是在语言发展的长河中,由日语、英语的文字与含义传承与借鉴而来的词语。同样的,“宗教”“科学”“经济”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汉语词汇,都有着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印迹。文字与语言诞生的历史,恰恰是一部东西文化交融共生的历史。而这也是本次论坛要聚焦的核心议题——重塑中外对话、共创发展前程。

袁明还援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典故,鼓励参会的优秀青年们担负起中外文化共情、创新发展的使命。最后,她再次感谢所有的嘉宾与代表的共同参与,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线上线下联动式论坛中,大家将继续书写东西合奏的当下与未来。



袁明致辞

开幕式的最后一位嘉宾是来自CGTN《薇观世界》栏目的主持人、前驻美记者田薇。她以实时视频连线的方式加入开幕式,并为大家讲述了她从记者与主持人经历中收获的思考。

田薇分享了自己刚刚参与的一次中美会谈,两国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了许多有关气候和环境方面合作的重要成果。她说道,像这样在同一个舞台上互敬、互惠的表达交流,才能在长远的未来实现互助与互享的共赢发展。田薇向本次论坛的邀请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希望参会代表们能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与不同背景的青年朋友们共同探索东西合作的路径。



田薇致辞

燕京学堂副院长Brent Haas、学业主任陆扬和院长助理陈长伟也参加了本次开幕式。

本次论坛为期三天,将围绕“反思过去(reflection)”“正视现在(resilience)”“展望未来(recovery)”的三个时空视点进行中外合作发展模式的思辨与讨论。通过文化工坊、社交活动、小组研讨等多重线上互动形式,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英才提供平台,进一步增进友谊、拓展视野、争鸣思想。



与会师生



与会嘉宾与师生合影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