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6日,来自全国110所中学的225名高中生齐聚南大,参加由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处主办,国际创新创业学院与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2019年优秀中学生南京大学一流学科专题营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医学与生命科学、地质与环境资源、天文与大气科学三个主题,物理学院都有为院士、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郑有炓院士走上院士讲坛,学习报国、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等关键词强烈冲击着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学生,让他们近距离感知我校一流建设学科和名师风采,增强他们爱国奋斗情怀、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素养。
7月21日上午,都有为院士以《让青春飞扬》为题开展励志报告。他回顾了自己从求学、成长以及科学研究中的求索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众多科学家和伟人的青春奋斗故事。都院士勉励青年学子筑牢理论根基,争做一名进取、实干、创新的时代新人。下午,郑有炓院士为高中生营员带来《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创新未来》的专题讲座。他以同学们普遍关注的5G技术动态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索和创新案例贯穿始终,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郑院士勉励同学们要珍惜高中生活,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都有为院士作报告
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体验活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高中生展示我校的办学实力、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是促使中学生对于基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院士讲坛、校园参观、素质拓展等活动外,各个专题营还组织了学科特色活动。天文与大气科学营将组织参观深空探测实验室、紫金山天文台、大气学院院楼和综合观测基地,聆听天文学院李志远教授《寻找真实的宇宙——天文学的使用与方法》和大气学院刘红年教授《天气预报——从经验到科学》等科普报告,并进行天文观测教学课程学习。地质与环境资源营将组织参观地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学教学中心、环境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环境学院温室实验室等,并动手观察矿物标本和显微镜下的矿物世界,聆听地科院陈天宇教授《人类如何走出末次冰期》和环境学院朱晓东教授《生态环境与美丽中国建设》等科普报告。医学与生命科学营将组织参观标本陈列室和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医学院徐力致教授《无处不在的医学》和生科院朱景宁教授《神经科学:探索脑的奥秘》等科普报告。为体现南大文理交融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各专题营还安排了历史学院胡阿祥教授《走读南京》、武黎嵩副教授《红楼梦与曹家》和文学院许结教授《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等报告,让大家感受人文学科的强大魅力。闭营仪式上,营员们还将进行精彩的文艺汇演,并举行征文分享活动。
郑有炓院士与同学们交流
据悉,本次一流学科专题营活动旨在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更多互动,进一步扩大南大的社会影响力。8月4-10日,我校还将举办第二次专题营活动。(双创办 学工处)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