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教工第二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9人,其中教师18人,实验技术人员1人。支部以深化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把党的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牵引,坚持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围绕“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创新实践锻造专业”的工作思路,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在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专长,投身于科学研究、实践育人工作中,实现了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党支部书记李育同志率先垂范,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党性强,而且业务精,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同时带领支部进入了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名单。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党支部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学原文、读原著,坚定信念跟党走”是支部对每个党员的要求。党支部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支部内的党员教师增强了“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提高了支部内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也使全体党员相互之间加深了解,营造了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良好组织氛围,保证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图1 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党支部党员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工作要求、落实校党委“三走进”工作部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支部书记李育同志,在科研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以身作则,承担了本科二年级地理学基地班《自然地理》和《气候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和地理系三个年级的野外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夯实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部党员克服教学科研中的困难,积极参与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支部党员教师耿豪鹏同志和李卓仑同志更是代表学校在“甘肃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了理科组三等奖的好成绩。支部内的每位党员教师都谨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图2 支部党员教师程弘毅同志、耿豪鹏同志带领地理系大一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图3 支部党员教师程弘毅同志、耿豪鹏同志带领地理系大一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图4 支部党员教师曾彪同志、徐旻同志、丁素婷同志带领地理系大二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图5 支部书记李育同志带领地理系大三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图6 支部书记李育同志带领地理系大三学生参加野外实践课程
图7 支部党员教师耿豪鹏同志(左一)、李卓仑同志(左四)在“甘肃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喜获佳绩
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中心工作促发展。李育同志作为学院分管学院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依托祁连山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甘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协助组织开展第二次青藏科考祁连山关键区综合考察,同时发挥党支部的辐射作用,带动身边的党员教师,一起加入科研团队,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探索“科研+党建”双促进的模式,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
长期以来,兰大人在祁连山的科研探索活动从没有终止过,兰州大学副校长、支部党员潘保田同志带领团队已在祁连山潜心钻研20多年,支部党员王杰同志对祁连山的关注从2005年就已开始,他们的工作都为现有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代代兰州大学的科考工作者,就这样在冰天雪地中,以天为盖、以地为庐,向深山索取大自然的智慧,用智慧守护祁连山。牟翠翠同志作为一名85后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为青藏高原冻土碳的研究也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长年累月奔走在高海拔地区,看惯了白茫茫的万里冰封,领略过高原四季的气候变换,只是从未有心看风景,只有心中火热的科研责任和使命,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提供理论支持,也向更多的大众传播气候变化与冻土碳循环间的影响作用,提高人们对冻土环境保护的重视。
支部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意识到科研综合实力、原始创新能力都离不开科研人才,也离不开党建的引领,离不开党支部在科学研究“一线阵地”上的战斗堡垒作用。
图8 支部书记李育同志在祁连山关键区进行综合考察
图9 支部党员教师潘保田同志带领学生在祁连山地区考察
图10 支部党员教师牟翠翠同志(右二)所在团队在祁连山野外打钻采样
站在新的起点,按照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的要求,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支部班子建设和支部政治功能,创新工作方法,各司其责,做好本职工作,人尽其才,发挥组织力量,为兰州大学地理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争创一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