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新思】“不数论文!”破五唯,清华在行动

来源:清华大学  2021-03-18 11:51:37   400 阅读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五唯顽疾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校长邱勇说:“清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要静下心来做真正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要花大功夫、花大精力才有可能向前推进。这些工作与短期显性的成绩没有关系,与排名没有关系,但这是清华大学必须要做的事。”它事关一所大学的办学品位和长远发展,再难啃也要啃下来。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来,清华大学高度重视“破五唯”工作。2019年4月学校正式发布了《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学校党委多次研究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全校多方齐心合力,圆满完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任务。

2020年3月,清华相继发布《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修订完善《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及执行规范系列文件,进一步回答了“破立”之问,将立质量放在建立符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和价值追求的学术评价制度的首要地位。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

“清华大学不再强制要求博士发论文”,2019年清华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严进宽出”“如何评价学习成果”……一时间众说纷纭。

然而,受困于学位授予对论文发表范围、数量的过度关注,学生们往往对研究领域中的“硬骨头”望而却步,更倾向于牺牲突破性和创新性,选择那些在短期内可以发表论文的研究方向。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研究生培育质量,更对学校的学术文化、学术自信和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依据论文依据什么”“发表论文数量会影响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他评判标准会比论文数量更有客观性么”……改革启动之际,师生们众说纷纭。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制度组组长史静寰介绍道:“大部分老师认为发表论文是进行学术训练、提升学术道德、提高学术水准的必要环节,不要求论文数量会对学生培养产生负面的影响。可以看出培养好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因此制度建设的关键在如何将论文训练与学生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往突出数量,现在更重质量。”

对此,清华大学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三破三立”,解决了评价什么、由谁评价、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构建起一套清晰的学位评定标准制度体系。

在评价对象上,破“唯论文”,立“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研究的实质成果与贡献,学位论文是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形式。学位评定标准中不再规定发表论文的范围、数量,而是要求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学位论文中,达到与清华学术品位相一致的学术水平,符合清华大学博士、硕士毕业的要求。

物理系就提出,“不是简单地按照SCI论文的篇数、引用数量的多少和刊物的影响因子来作为博士生的毕业标准”,全校36个分委员会全部实现评定学位不再“数论文”。2020年毕业生顺利完成线上答辩,无一人因为发表论文数量不够而不能参加答辩。

在评价主体上,破“唯论文发表期刊及评审人”,立“大学自身学术共同体”。规定发表论文的范围、数量,是把学生学术水平的评价主权完全交给期刊及其评审人。邱勇在校学位评定工作交流会曾说:“一所好大学一定把学术看得很重,一定要把学术评价的权力抓在自己手上。”破除“唯论文”,就是要把学术评价权决定权收回到学术共同体。

电机系认为,“创新性的成果,必须经过严格、公正、独立的同行评议,独立性要体现在进行评议的同行在进行评价时,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而且他们提出为保证独立性,双盲评议是必要的。

在评价方式上,破“趋同化、数量化”,立“多元化、过程化”。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其创新成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新的文件采取多元化评价标准,各分委员会按照各自学科特点、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分别制定要求。

同时,以加强全过程管理、将把关评价过程前置的方式替代数发表论文数量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将评价过程科学化、合理化。《意见》要求院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发挥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等培养环节对学位论文研究的进展督促和质量把关作用,要求院系不把问题拖到最后,通过不断校准培养目标和学位标准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达到学位授予标准。

精仪系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学科的差异性,我们系的不少师生从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工程研究,更注重技术上的突破,不适合仅以论文发表数量或发表期刊因子来评价。”精仪系主任欧阳证介绍道。在本次改革中,精仪系根据学科特色,明晰了相关学术成果评定的多维化,大大鼓励了那些敢于啃硬骨头,坚持做工程技术突破性研究或是基础前沿研究、但成果难于在短期内发表的学生,继续坐住“冷板凳”,期待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在卡脖子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欧阳证说:“学位授予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还通过设置指导小组对研究生培养做全过程辅导与考察,及时反馈考察意见,并允许一定比例的淘汰和退出机制,确保守住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底线。”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2020年3月至6月短短4个月内,校级制度框架和各分委员会文件全部生效实施,为清华学位评定标准完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对于学校研究生学术评价改革来说,这仅仅是个起点。未来如何,正如邱勇所说:“学位评定、培养人的问题,学风建设、学术评价标准问题,都需要下决心、守初心,同时要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

“如果一位老师没有学位,他有可能作为导师培养学生吗?在清华的历史上有华罗庚,现在计算机系还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没有学位,专科毕业。20多年前,系里接受这位教授,我认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史元春早年接受科学网采访时的举例发人深省。

如何结合学校学科布局和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引进和留住真正需要的人才,为他们创造自由探索的空间,并落实到学生教育中去?清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学校在《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强调学术共同体建设,推进学术生态和学术文化建设。

一项项落实、一条条推进,分批次、分试点,在充分吸收人事改革经验、反复征求院系专家意见、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和执行规范系列文件,建立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健康互动的机制。

其中,教育教学第一次作为首要模块对各级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育人要求。拟引进的助理教授需在面向全院师生的报告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教书育人的意愿,并有义务参加教学能力相关培训。而职级最高的长聘教授需要长期坚持本科生课程讲授,开展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学术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取得成绩,并在思政教育、本科招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师德师风第一次列入明文规定,要求院系必须对聘任对象进行师德思政审查;小同行—大同行的审议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承担着本科生大学物理教学的物理系,一直都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质量,并建立了基础物理教学中心,由经验丰富的教学系列教师组织研讨、开展培训,并针对不同院系需求和学生基础推行了分层次教学。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教授,为学生提供大学学习生活等适应性方面的指导,这类教育工作也纳入到服务工作量中。

“作为基础学科,物理系的人才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了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物理系主任王亚愚介绍,“在人才引进、人才晋升方面,我们将定量评价转为定性评价,主要考察学术贡献。比如准聘评长聘,教师只要在过去五至六年时间里做出一项重大突破或两项在本领域内有影响的工作,就满足基本要求。而成果影响力主要依靠国际同行评审,要求专家将这位老师与国际上相似年龄阶段、相同领域的3至5位物理学家直接比较,判断其学术影响在国际同行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最后由系学术委员会对评审意见进行解读评判。这样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并不比要求发表多少篇论文低。”

“院系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立足环境学院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特色,是环境学科未来发展的指挥棒。”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书明说,学院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以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多样的学术方向为目标,抓住学校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契机,希望打造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因此去掉了所有量化考核指标,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等方向都制定了详细的、强调质量的学术贡献要求,尤其突出对学科关键问题的创新性贡献,评审专家主要从国内外小同行中遴选,而非单纯依据学科排名。

“在一片森林里,有杨树、松树、灌木丛等植物,各物种同生共长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学术生态也是类似,不能拿着评价杨树的标准评价松树和灌木丛生长情况。”刘书明说道。自2014年启动相关改革以来,环境学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国际排名持续攀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社科学院针对学科门类多、老教授多、留学归国老师多、基础和应用兼备等几大问题,也广泛征求意见,强调不搞“一刀切”,“让每一个声音都能听到”。老师们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术氛围更加活跃。

在院长彭凯平看来,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色,所以学院学者做的工作和中国社会的需要和发展紧密结合。在社科学院人才评聘工作中,不看经费数,不看课题数,而看在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人类学科发展的经典问题上能否发出独特声音,是否有自己提出的原创性知识而非追随国外学者或风口。

长聘教授委员会会议的质量体现了学术共同体文化的建设水平,认真、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是每一位长聘教授委员会委员的责任。《办法》首次对长聘教授委员会的会议时长、内容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要求委员有义务对闭门会议讨论内容保密。

试点实施以来,院系长聘教授委员会会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讨论内容更丰富了,当场讨论当场投票变成了闭门会议后表达更自由充分了,每个人的参与感更强了,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如今,清华大学正处在新百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重要的时刻要做重要的事情。邱勇指出,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是清华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回避,也绕不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现在是谈认识的时候,也是需要形成共识的时候,更是采取行动的时候。”

“我们要行动起来,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邱勇说。

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加大力度,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学术评价制度,致力于学术共同体建设,本着追求学术本真的初心,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破五唯的胜利果实,打造一流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文化。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