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宜灿,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取得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和安全专业,取得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能与核安全方面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要么创新,要么灭亡。”在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的墙上,这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所长吴宜灿在团队创建伊始就提出的口号,这种勇气和激情激励着他的团队奋力向前冲,实现了一大批创新技术产品的产业转化。
智能核软件“凤凰云”直击我国核能“卡脖子”难题、“中子光”精密探测系统助力中国智造与国家安全战略、超小型移动式先进核能系统“核电宝”瞄准小型反应堆、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麒麟刀”将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领域……
团队成立之初,吴宜灿就提出“做有用的科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作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深感自己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当选院士是党和国家给予我的至高荣誉,也督促我和团队将核能与核安全研究成果应用到能源、健康、安全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造福社会。”
误打误撞结识核能
“进入核能领域可以说是误打误撞。”吴宜灿回忆道,“高考的时候,我化学考得比其他科都高,于是决定报化学专业。”然而,填志愿的时候,密密麻麻的专业名称让吴宜灿眼花缭乱,看到有个专业叫“核反应堆”,寻思有“反应”两个字,应该跟化学差不多。
直到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吴宜灿才知道,这个“核反应堆”属于物理专业,“我成了班上仅有的两个直接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之一”。
1985年,吴宜灿获学士学位。毕业不久后,由于受到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核能行业不太景气,班上许多同学都纷纷“转行”。在选择是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个问题上,吴宜灿有过动摇:“当年家里3个弟弟还在上学,我也想过到待遇更好的核电站去工作。”
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吴宜灿最终还是选择了走科研这条路。
20世纪90年代,国外以“窃取”其核软件为由,对我国实行出口封锁。当时,吴宜灿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意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核技术,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1999年,吴宜灿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其他单位承诺高薪待遇,回到安徽合肥科学岛组建团队,专注于先进核能与核安全的研究。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011年,接到核安全所筹建负责人这一任务的时候,我心里很忐忑。”吴宜灿至今都记得,新建的核安全所无论是在人才队伍还是在硬件设施等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筹建工作还面临外部的质疑声音,有一些甚至带有恶意。
建所初期,吴宜灿经常做噩梦,有时候一晚上惊醒三四次,但第二天还是要打起精神,“不能让大家看出来我的压力”。
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团队成员太年轻,大多数是正在攻读学位或者刚毕业的研究生。“我们所做的工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可借鉴的东西均较少。”吴宜灿感叹道,“虽然经验缺乏,但年轻也有年轻的优势,就是能干事、有激情,特别能吃苦。”
与此同时,吴宜灿团队也在中子实验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着手研制强流氘氚中子源科学装置HINEG。HINEG是产生中子、利用中子的关键技术和装置,对开展先进核能和核技术研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国内的这类中子源技术装置与世界最高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技术难度大,加上没有场地和经验,吴宜灿带领团队再次从零开始进行技术攻关,每天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顾不上休息。在核安全所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嘈杂的工程施工现场,戴着口罩的科研人员专注地调试设备。
在这样的“无缝切换”中,团队最终攻克技术瓶颈,HINEG科学装置成功产生中子。目前,HINEG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如今,吴宜灿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60多个国家、30多个大型核工程项目中得到规模化应用,团队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等国际知名专家评价为“克服了复杂核系统设计与安全分析中的主要挑战”,“是中子学引领团队”。
学生眼里的优秀导师
吴宜灿拿过很多国内外的大奖,当记者问及哪个奖项让他印象最深刻时,他的答案竟是,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导师奖。“对自己来说,这是意义最特别的一个奖。”
“看到一大批年轻人在核安全所快速成长起来,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一件事。”吴宜灿这些年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核电集团等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成果和收获”。
“吴老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同时又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学生汪振说。2012年,汪振师从吴宜灿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留所工作。“吴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科研就是要创新’,我们团队过去的经历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无论经历多少困难,都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最终一定会被大家和社会所认可。”
为人师者应当“诲人不倦”。吴宜灿对学生的指导被评价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大家都喜欢聆听他的“批评和教诲”。
“吴老师总是创造各种机会,不断鼓励我们跳出舒适区。”汪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原来是个非常内向的人,但通过吴老师有意的培养训练,现在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种变化对我来说将影响一生,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重要。”
“他是个走在创新前沿的领路人。”核安全所副研究员金鸣2006年在吴宜灿指导下硕博连读,2012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吴宜灿也是他走上科研道路的领路人。
“在最开始做小型核电源时,有人觉得国际上都还没实现,我们行么?”金鸣记得,当时吴宜灿一直和大家一块儿研讨,指导他们探寻新的实现原理、开拓新的技术方法,一步一步提升部件性能,终于完成了试验样机的研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国际上都没敢做的事。”
吴宜灿经常教育学生们要调研了解别人的研究方式方法,但不要跟风、不要盲从所谓权威,更不要妥协于已有的一般性做法,而要看到现有方法有什么不足、哪些地方还能提高,设法把事情做到极致。
在学生眼中,创新已经成为吴宜灿的一种习惯。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报》2020-01-23 第1版要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