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治国之道 富民为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03-01 13:30:49   611 阅读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包含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七十列传”主要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贤臣良将的传记,其中有一篇《平津侯主父偃列传》,主要讲了公孙弘(平津侯)与主父偃两位西汉名臣施政为民的理念和经历,“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就出自该篇。这句话通俗易懂:治理国家之道,首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

我们随便梳理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富民的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在其中的重要经脉之一。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并且让《尚书》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野。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一部政治文献,《尚书》记载了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其中,就有着鲜明的富民思想,主张社会稳定、发展生产,让人们安居乐业。

《尚书》中有一段舜对掌管地方的十二名官员谆谆叮嘱的话:“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其主旨大意就是:衣食才是黎民生存的根本大事,你们务必要放在心上。这段话表达着舜对百姓衣食生活的关切。因为对于上古时代的初民而言,能够解决衣食温饱,已经是莫大的生活目标了。所以,舜任命弃担任专司农业生产的官员,“播时百谷”以解黎民之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尽管思想上争鸣不已,但是在对待富民的态度上则是一致的。

尤其是儒家,将富民思想不断完善,发展成安邦治国的道理。比如孔子提出“足食”“富而后教”,主张百姓的富足是实施礼乐教化的前提,国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在见梁惠王时,提出了一系列富民措施,这样才能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其他诸家,如法家的《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道家虽然有着无为的特征,但是老子的《道德经》中明确提出“我无事而民自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秦汉开始,国家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富民思想可以说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西汉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倡导“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司马迁主张顺应百姓求富的愿望,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明确提出:“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此后的魏晋隋唐至明清,传统中国的社会模式和样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中华文明也越来越博大精深,尽管封建社会中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但是国富民强的主体发展脉络,未有丝毫动摇。

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接力棒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份祖祖辈辈几千年的历史宏愿彻底成为现实。

铁一般的事实雄辩证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世界瞩目的人间奇迹。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