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湟中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提升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围绕学习弘扬红岩精神开展现场教学

来源:重庆红岩精神教育(法商培训中心)  2019-07-16 14:25:48   1019 阅读

7月7日,为大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干部能力素质,推动开启湟中县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新局面,湟中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提升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全体学员37人,由重庆法商培训中心组织前往重庆红岩联线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当天上午,全体学员来到被称为“两口活棺材”的渣滓洞、白公馆参观,一起重温红岩历史,纪念红岩英烈,学习革命精神。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1920年由程尔昌创办,因渣多煤少而得名,由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势十分险要,在1943年白公馆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时,军统特务便霸占渣滓洞煤窑,设立看守所,将白公馆所关押人员全部迁往渣滓洞关押。白公馆地处歌乐山山腰,地形险要而隐蔽,1939年军统头子戴笠到歌乐山选建秘密监狱,看中了白公馆,用30两黄金强行买下,改为军统本部的看守所。

学员们走进渣滓洞来到《红岩》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关押的女牢,屏息驻足,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残酷年代,看到了江竹筠等烈士在阴暗的敌牢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的场面,烈士们不惧淫威、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高大身影在学员们的脑海里久久回荡。在白公馆,学员们仔细聆听了《红岩》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许建业、以及陈然、王朴等烈士的感人事迹,端详着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学员们深深地被震撼了。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江姐、小萝卜头、许云峰等那些在铁窗岁月里威武不屈、乐观向上、视死如归的革命志士,那些以“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怀而恨饮枪弹、倒在重庆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迎接了新中国的到来,为我们今天伟大的红岩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内涵。

下午,学员们一起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红岩革命纪念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学员们通过现场讲解和图文解说,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对那一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大家谈到,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在新时代,狱中八条对于从事纪检监察的同志更加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要把红岩精神作为升华理想信念的支柱,并不断弘扬光大。

现场教学结束后,大家统一返回住地,在培训班班主任的组织下,学员们展开热烈讨论,相互交流心得体现。他们说,面对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幸福生活,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考察,缅怀革命先辈,学习红岩精神,就是要以红岩精神为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用红岩精神洗礼自己的心灵,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要始终做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业务精湛、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