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观点】落实“育人为本战略”须确立的三大理念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21-01-28 16:22:07   564 阅读

学校党代会文件突出提出了“育人为本战略”,强调“只有培养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要赢得百年名校荣耀和全球声誉,必须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根本和核心。”而一流人才,需要有为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中,又加上“为谁培养人”的要义,并由此得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命题。为此,在落实“育人为本战略”中,需要确立三大理念:在学校层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层面,重在内涵式发展;在教师个人层面,要有“名师出自高徒”的胸襟。

 立德树人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性质的必然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走向国际化,同时必须考虑同中国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的适应性,即必须体现“本土化”的特点。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在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一般任务”时,还包含有其特殊的目的,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越是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国高校,在各种意识形态的流交融交锋中,越是前沿阵地。当前,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因此,大学生群体历来是各种意识形态及社会思潮争夺的目标。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文明成果,而不能一提“西方思潮”,就当作“洪水猛兽”,这是缺乏理论自信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存在着用学术加以包装的否定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现象,而有些高校, 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一些教材中“失踪”、一些论坛上“失声”,对学生成才的负面影响更大。

于是,我们一方面要让高校在国际教育竞争中更加开放,另一方面又要增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底色”,这就需要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既敢于“亮剑”,又“善于亮剑”。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便成为落实“育人为本战略”的很好抓手。

近年来,上海交大在“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精神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中,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支持力度,从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申报成功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获上海市示范马院,马理学科在“软科”排名中,比上一轮翻了一番,科研在项目、成果和获奖上,均名列学校文科前茅,教学成果获国家一等奖,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人才凝聚向心力越来越强。

在“十四五”期间,要落实“育人为本战略”,从各职能部门和院系进一步强化“为谁培养人”的意识,在立德树人方面彰显高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思政课要注重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明确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增强亲和力、针对性这两者的统一,便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要义。

思政课的开设就是要满足党和国家的需求,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因此它需要以理论性为切入、以思想性为提升、以政治性为落实,即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知其然,提升到思想的高度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落实到政治认同使学生知其所必然。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是“理论→思想→政治”。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因此,增强思想性、理论性,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和“守正创新”的根本。

思政课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增强亲和力、针对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即思政课的本质体现和功能实现,两者统一于“以育人为本”上。就是实现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的“内在融合”,即为大学生的成才需求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切不可简单地将所谓“以学生为本”为由而推行“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的思政课“理念”,且不可将大学生一直当作“长不大的巨婴”。

思政课教育教学,不仅要讲概念、判断和推理,更要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成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提升对当代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和对现实的解释力,从而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道义性的魅力。换句话说,它要发挥思想的力量,让学生明白矛盾存在和问题提出的根据,把握剖析和评价问题中所蕴涵的理论思维和价值立场,从而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而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围绕着增强思政课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而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也就是把思想理论讲出亲和力和针对性,这才是思政课教师需要真正下功夫的事;而不是离开思政课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去另外搞一套所谓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不能把思想性和理论性同亲和力和针对性对立起来,有意无意地渲染“一味讲理论”就失去了“亲和力”的所谓“先进”理念。

我在思政课教学中体会是:“理直”才能“气壮”,“照本”而不“宣科”,“浅入”必须“深出”。要把“气壮”奠定在“理直”的基础上,而不搞“无知无畏”或“大话套话”那一套,不忽悠学生。要让学生做“思维体操”,经历“思想风暴”,而不只是给他们端上煲好的“心灵鸡汤”。要避免从概念出发结论先行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相比告诉学生具体结论,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价值评判能力和科学精神更为重要。要将深刻的理论、严密的逻辑与真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融为一体。只有理论深刻,展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及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才能帮助学生做到思想清醒,而只有思想清醒,才能政治坚定。学生听完课后体验到“崇尚理论是有品味的表现”,这使我感受到做思政课老师的荣耀。

在育人中要有“名师出自高徒”的胸襟

要实施“育人为本战略”,作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研究生导师一定要有“名师出自高徒”的胸襟,而不能只满足于学科领域的“大咖”。如果说名家著作等身并且以此出高徒的话,那么名师应该是出自高徒,无高徒则无以成名师。

我一生获奖不计其数,可以说各类“奖状等身”,除了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奖外,仅上海市哲社一、二等奖,就获得近10项。但我最看重的,还是“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以及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和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一等奖等奖项。因为这是对我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50年来以此“为业、为生、为荣”理念和实践的肯定。

我培养的博士生近30人,90%以上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已有正教授近一半,多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的有近10位,绝大部分获得省部级研究课题,近一半获得国家课题,其中有人已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工程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我在上海高校中培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多,现在在上海高校马院工作的教师中,我的学生占比最高。他们已成为我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张张“名片”。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已毕业全日制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人均发表C刊论文6篇,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学科顶级杂志发表论文2篇,而且全部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高校任职,有的直接被聘为副教授,有几位刚就职,就获得国家课题。

我在育人中,从来不会“一字一句帮学生改论文”,而是注重研究精神的熏陶和学术环境的营造。我从学生一入学,就强化他们的学科意识、经典意识和问题意识这三大意识。学科意识就是“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奠定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然后去宣传和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实际问题,把咨政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而真正确立学科意识,需要以经典意识为支撑,即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基本功,并从研读经典著作中挖掘课题研究的无限宝库。学习经典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把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要勇于发现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潜心研究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杜绝空泛化和标签化现象。

在学术环境的营造方面,我每年都组织4次以上的博士生学术沙龙,让已毕业和在读博士生聚集一堂,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汇报获得的成果,研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介绍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等等。经常有外地的毕业生特意赶来参加,并且还增加了我的博士生所带的博士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鼓励他们敢于并且善于“榨取”我的“血汗”。毕业博士生常说:“如果再考一次博士生,我还是要选择做陈门弟子。”这是我最欣慰的。我的回答是:“我愿提供‘售后服务’。”

总之,没有培养出能有潜力超越你的学生,就不能算名师,而只能证明是“名家”。作为教师,在“育人为本战略”中,须看重“师”字背后的分量,它蕴含着责任、道义与使命。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