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打工,一年能挣3万元,还能照看孩子。”最近,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麻城镇高桥幼儿园开了一场家长会。中班40多个孩子,来了30多位妈妈,麻城镇双桥村村民李大非是其中之一。
5年前,为了生育女儿,在浙江打工的李大非回到双桥村。如今,因为可以在村里打工,李大非和越来越多返乡的年轻妇女留在村里,一边就近打工,一边照看孩子。
李大非就近的打工地点是双桥村蔬菜基地。目前,蔬菜基地里有50多位像她一样的返乡妇女。农忙时,她们在蔬菜基地打工;农闲时,在镇上的超市、水果店、小饭馆帮忙,再挣一份工钱。
叙永地处乌蒙山区腹地,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发生率高达30%。过去,这里只适合种植玉米,很难见到蔬菜基地。
麻城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何代群介绍,以前村里土地大面积撂荒。他从平坝地区引入辣椒,在村里最平整的地上种了10亩试验田,“种是种出来了,但道路不通,从地里背到镇上,一筐辣椒碰伤了一半,成本都收不回。”
改变从2018年开始。当年,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启动实施。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连片土地整治项目,涵盖云南、贵州、四川。其中四川面积最大,涉及宜宾、泸州、乐山和凉山4市(州)的13个县194个村,约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6%。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项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五个部分,实现土地旱能浇、涝能排,田平、路直、渠通,确保农田高产、稳产,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土地整治完成后,四川新增有效耕地面积3.19万亩,新增粮食产能6800余万斤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让撂荒地成了“香饽饽”。2019年,昭觉县洒拉地坡乡的土地整治项目还在施工阶段,就被来自河北、上海、四川的农业公司“瓜分”,土地流转费用从每亩200元涨到每亩1500元。
河北商人张德贤于2019年流转洒拉地坡乡280亩地试种草莓,2020年土地整治项目完工后,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亩,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及就地务工增加收入,“平均每个月工资都要发10多万元。”
放眼乌蒙山区,经过整治后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起现代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昭觉县洒拉地坡乡种上玫瑰和蓝莓;越西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屏山县打造“云顶茶海”为乡村康养产业铺路;沐川县擦亮“竹乡”名片,将田园风光与农业园区有机结合……
“乌蒙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传统农用地整治路子走不通。”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中,创新开展生态整治新模式,比如在土地平整工程时,抛弃以往大规模使用硬化田埂的思路与理念,保存田埂的基本生态功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金晓斌评价,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道路。
近日,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通过省级整体验收,标志着项目基本实施完成。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48.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6.43万亩,生态修复面积14.5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9万亩,显著改善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项目惠及约23万贫困人口,近8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了区域脱贫攻坚。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