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工业服务业继续回升,投资消费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1月份至11月份,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11月份,商品零售增长5.8%,连续5个月正增长;1月份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全年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从供给端来看,生产的恢复面在扩展,平衡性在改善。工业的41个大类行业中,超过七成行业实现了增长。前期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支撑比较明显,近期消费品制造业也在稳步回升,11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3%;服务业生产指数中的8个大类行业中已有7个实现了增长,前期一些现代服务业增长比较快,近期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在改善;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从需求端来看,回暖态势在巩固,内生性增长动力持续提升。先看消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14亿元,同比增长5.0%,比10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市场销售持续回暖。从主要商品结构看,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1月份,通信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43.6%、32.3%、24.8%。从销售形态看,前11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实体店的销售也在恢复。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化增长,消费仍然会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撑引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在扩大,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企业的效益在改善,再加上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比如推进新一轮汽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积极推动餐饮消费创新发展等。从这些因素来看,消费持续回升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再看投资,1月份至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比1月份至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目前来看,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实际上反映了这样的特点。”付凌晖表示。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比1月份至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3.5%,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8%,比1月份至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制造业回升的态势有望延续。一是制造业企业的效益在改善,二是出口需求对工业和制造业生产的带动也在增强。
“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发展,制造业的投资空间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融合,未来前景广阔。但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资源要素的约束在增强,投资成本在增加,也会影响投资的回报和收益。”付凌晖表示。
再看进出口,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091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个月加快3.2个百分点。付凌晖认为,中国生产供应的稳定在全球来看优势是明显的,有利于助力全球抗疫,也有助于满足外部的市场需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进口也有望增加,未来中国进出口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的基础条件是具备的。
从市场主体来看,活力在增强,预期在改善。放管服改革成效继续显现,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同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实现转正,当月增速达到两位数,显示出企业效益在改善。在市场预期方面,11月份制造业PMI为52.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均为年内新高。
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就业民生也得到了有力保障。付凌晖表示,11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就业主体人群的调查失业率为4.7%,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继续回落,11月份保供稳价的成效继续显现。
“从11月份的主要数据来看,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因为无论生产还是需求都在稳步回升。全年中国经济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付凌晖表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