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10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第三期“传统文化研习营”。本期研习营是面向2020年新入职留学归国教师的专场培训营,由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主办,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协办。共有近40名新入职教职工参加了活动。
本期研习营带领营员走近京西古道、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和卢沟桥探寻永定河文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熠熠生辉的文明之光,蕴含着极为多元的文化元素,值得大家细细寻觅,深入探索。上午,研习营来到永定河畔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京西古道玉河段。刘小琴为大家介绍了京西古道的来源与用途,讲述了千百年来它的变化,作为重要商道,它穿越北京西山,连接北京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悠久的流域文化叠聚成辉,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留学归国教师专场传统文化研习营 摄影 王硝鹏)
接着,全体营员来到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李雪梅带领大家参观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与永定河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利济生民:水利碑刻拓片展》,引导大家通过碑拓了解水利碑刻和水利文物,从法治的角度来认识水利文物,从而唤起大家对水利文物的保护意识,加深对永定河流域文化的了解。
下午,研习营再度踏上探寻之路,带领营员从流域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永定河流域最重要的水利文物之一——卢沟桥。在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碑”碑亭旁,于瑞辰展示了该碑石的拓片真品,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的渊源,并解读了乾隆书《过卢沟桥》诗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研习营结合田野考察和博物馆访学,通过体验首都北京的厚重历史和悠久文化,激励留学归国青年教师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主动投身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传统文化研习营也为新教师搭建了一个学术和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体验深刻,要努力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与传播者。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